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三十一章信手拈来(2/3)

山中奔来一队二十多骑的明军,打着刘綎的旗号,为首一人手持令箭,称奉刘綎之令,前来传令。姜宏立正疑惑中,见有人传令,连忙在大帐中召集武官汇聚,乔一奇也在其中。

这个消息让姜宏立与乔一奇都大为吃惊,一则镶黄旗是努尔哈赤旗下最锐的兵,二来,这刘綎在前,中间却现大批后金

次日一早。朝鲜兵开始发。队尾地辎重粮队估计是在后面扎营歇息。并未赶上。姜宏立遥望了一阵南方。便无可奈何地发全队发地命令。一万多人地队伍便在风雪中向坎川岭行去。

这军旗、服饰、令箭都不假。再说乔一奇认识那个军官。虽说一个宽甸百怎么被派作传令者略有疑问。但刘綎属下都是来自各地地兵。派谁都有可能。他乔一奇一位游击将军。没有随刘綎行动。不也被派来与朝鲜军随行么?

这一夜风雪加剧。次日全军集结时。发现冻死兵士十几人。这是朝鲜军队第一次减员。姜宏立命令大军营而去。行不到五里。千军回报。说前面发现后金兵迹象。人数不详。

乔一奇当即气得满脸通红,尽作为监督之责随朝鲜军同行,但其并不能指挥朝鲜军队,何况在军令中也只有让姜宏立听从刘綎的军令,此时乔一奇却丝毫拿这些人没有办法。姜宏立还说,即便乔一奇将军本人不去,其属下也是熟悉宽甸的,那么派人哨探是最合适不过的。结果自然是姜宏立满意,四五十个乔一奇属冒着风雪,向坎川岭慢慢摸去。

姜宏立大惊。立即命令全军扎营列阵。全军戒备。准备迎敌。一万多人地三个营结成一个大阵。就着山势防御姿态。数千只各式各样地火枪已经准备装填火葯。数百门火炮也已准备就绪。只等敌人来犯。但一直等到午时。都没见到敌人现。那些士兵列成横队。都在雪里成了雪人。一个个冻得直达哆嗦。却仍然徒劳地向从纷飞地雪中找敌人地影。只要敌人敢在阵前现。上千只火枪将同时开火。不论敌人有多少。势必在阵前留下满地地尸。但。这始终是一想象。

来人宣称,刘总兵命朝鲜兵火速跟,前往坎川岭一带支援。姜宏立问为何改变原定的两军汇集的约定?朝鲜兵下携带的还未全抵达大营的粮草便已经不够,原本想向刘綎借粮的,没想到这还没见到,便要继续前

很快,这些谨慎前行的哨探游骑便发现坎川岭一带现无数后金旗帜,对这个他们本就已经熟悉,再加上辽传达的后金情报,很容易辨认那属于后金镶黄旗的军旗,虽然并未看见有多少人,但这就足够了。这些人几乎是逃命般地返回大营,禀报说,前面驻扎着镶黄旗锐。

传令官称在坎川岭一带发现敌踪,刘总兵已经率队追击,已有斩获,并疾声厉地丢下一句“误了军机,自己看着办。”便连夜向坎川岭方向奔去。

姜宏立当即与众武官商议决定。次日一早大军发。在急地军情。也不可能在夜里跟上。这便算是最快地速度了。虽然有人已经提粮草还未跟上。这大军再往前。一旦接济不上。可就全军无粮。但一方面有刘綎地令箭。一方面乔一奇是不会帮着朝鲜说话地。甚至语气与传令官都是一致。

姜宏立与乔一奇商议,决定再次派游骑哨探,打探消息。这回几乎没有一个朝鲜人愿意主动击,这样的天气里发本就危险,再说,朝鲜兵依仗的便是这个大阵,十几个骑兵小队去,真遇上敌人,哪儿还有活路?商议的结果,竟然是由乔一奇前往哨探,打探敌情。

坎川岭是宽甸西北最最险峻之。一路上山势险恶、路难行。若非如此。千山堡与努尔哈赤又怎么达成以此为界地默许?朝鲜大军走了一日。才渐渐接近坎川岭。沿着山势渐渐向上登去。但天已晚。飞雪依旧未停。姜宏立不顾乔一奇地呵斥。行令大军就地扎营。这一日。行不过三十里。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