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三十四章游击将军(2/2)

【收藏、推荐,谢谢鼓励】

因人手远不足以再将千山堡的人派往辽东腹地的这些农庄里,那些募集的人中不少矿工,或是原本就是辽东旗军的破落,或是一直逃亡隐匿的士兵,在展示自己的本事后,被迅速提成底层武官,当即给予饷银鼓励。这样之下,这些新募集的官兵可本不给谁当兵,为谁而战,只要能拿到手的粮饷给了,便就满足了。

是否愿意。立即令其、铠甲。稍有犹豫。一帮壮实地远胜守堡官兵地振武营新兵立即围拢上来。连日地小胜已经让新兵们开始兴奋。欺负人可是用不着多学地。随后。堡内仅余地粮草匹被搜集一空。运往镇江堡振武营大营。

募兵的农庄给的条件,只是月粮,并且言明,只有壮的人,武艺湛之士才将获得饷银。即便是这样,也有为数不少的辽东百姓前来应募。苏翎并不在意这些人是否与刘国缙募集的人一样,只想混饭吃,只要能聚集一定数量的兵,稍加训练,能够摆阵势便可。重要的是建立一个兵源聚集地,从中挑选的确算得上战兵的人,再加以引导,以至成为千山堡骑兵的后备力量。当然,了军营,不是不是混饭吃的,不可能再如辽东新兵那般随意逃亡,军令之下,斩首的惩罚,是不需上报给苏翎知的,这将给每一个民团的首领以绝对的权威。

觥筹错间,冯伯灵自然将辽东战事渲染了一番,让金州卫的大小官员们再次恐慌了一阵。随着冯伯灵的一番关于镇江堡作用的夸大宣传,让振武营得到的支持又翻了一倍,而冯伯灵也顺便就将镇江行扩从的消息透一二,结果,支持再次增加,甚至连武库中存储已久,不知能否使用的火、火葯,都提到桌面上来谈了。冯伯灵自然是全收下,而自己要的,不过是在镇江师新打造的战船中,为在座的各位每留下一条专用,且时时在镇江堡与金州卫之间巡游。

不过,不等冯伯灵上前看个究竟,一场横扫山东至辽东半岛的飓风已经用豆大的雨,将冯伯灵的视线遮盖的雾气蒙蒙。

冯伯灵沿途经过之地农庄。即刻得到这些新近征集地武铠甲。并且。一小队振武营地新兵被留驻农庄。他们将统归农庄首领带。自然。振武营地募兵大旗。也将在农庄上空飘起。

冯伯灵一路横扫到金州卫城,便稍稍收敛了些。这不仅是因为金州卫城驻兵尚有五百多人,且辽东都司留存的官吏也基本完好,且那旅顺的补给,还要这些官员办些手续才好。

如此之下,接事宜自是顺利无比,冯伯灵还得到数百石的粮草支持,所付的,不过是在熊廷弼面前言几句,也让这些官员们可以个自主募兵的差使用用。为此,冯伯灵还不得不听了许久关于境内匪患频,大们人心惶惶的抱怨。

这些卫所的官员,如今已经没有当初设立时那般威风,不过是掌一方的地方官员罢了,且这些仍然属于武官的编制,也在朝廷文官对武官的刻意打压下早就失去了原有品级的尊严。如今是谁手里有兵,谁便能赚取大量的银,而待在卫所,也只能从籽粒粮上想想办法,这所得可就没有那么方便了。指挥的世袭武职,在大明朝可是数以千万计,不过是个可拿俸禄的职衔罢了。冯伯灵手里的熊廷弼的手令,可是红人的标志,武官们羡慕的,不过是能亲自带兵而已。

事实上五千两银远远没有完,金州卫的掌印指挥、屯指挥、佥事分别收到数百两不等的银,便足以让冯伯灵受到情款待。冯伯灵甚至还在卫指挥使的府上住下,享受了一顿远离战火的晚餐。

所获既多,这回去的时候,冯伯灵可就没再原计划的,去騒扰与复州接境的那一带的堡寨。但对于兴奋的振武营新兵们,却接受了一次长途急行军的锻炼,所有粮草械甲杖等,都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运抵镇江堡,为此,分队行的振武营新兵们,还多了一个目标---最先抵达的队伍,每人二两赏银。

与此同时。苏翎已经密令经赵毅成哨探们夺取地那些农庄。开始招募人手。组建民团小队。这些农庄在经过一番整治之后。留下地人手并不多。但此时正好趁着这个机会。扩从人下正值辽东收获季节地到来。收获地粮足以自给自足。农庄里不足十人地留住人员。至少有一人是赵毅成属下地哨探。熟知军务。这个人便即刻成为这些民团地首领。

冯伯灵返回镇江堡时,一望见的,是鸭绿江畔如云的船帆。

对于金州卫的事情,赵毅成已事先有所考虑,冯伯灵并不需要自己拿家私打,五千两的现银是随军携带的,倘若不够,金州卫城里的三江商号,还可以给予一定的支持。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