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一百零四章外国来使(2/2)

这时,有内侍来报,大同殿酒宴已齐备,大同殿离勤政务本楼不到百米的距离而已。玄宗皇帝有意让我和霞儿走在一起,他便在内待的引领下,当先而走,二妃陪伴左右。得勤政楼,力士却慢慢行在我的旁,聪慧的霞儿见状,机灵地转向一旁。

这些想法只是我瞬间转念,当下,我恭声应:“大郎心知家国责任在肩,世万众福祸系于大郎一念!大郎必竭心尽力为国求贤,圣上殷殷之意,大郎心铭腑,决不使贤人空置,能才抱屈!”我在言词中避过二的名号,只以“贤”、“能”而誓 。玄宗皇帝当然没有在意,他老人家见我如此明白事理,欣喜地,吩咐内侍待宴大同殿。我乘空瞟了江采苹,只见她妙目愤,银牙咬,这是她见李林甫信的原故。

霞儿不明所以地看了看我和大女,杨大女得意之下,心中原本对霞儿那莫名的芥几已全消,当下拉着霞儿的手调笑:“你的夫君百巧万能,竟在不会乐的情况下,三数阙曲,并且曲调或犷豪迈,或清越动人,煞是新奇!”霞儿虽是从小顽,此时,突闻“夫君”二字,也不由得红飞玉颊。

斑力士乘机轻声:“昨日千秋宴的空隙中,东平郡王安禄山曾向圣上偷偷献一瓶丹,名曰“助情。”东平郡王曾言,此葯能振床闱雄风。当夜主上与贵妃娘娘确是鱼谐。只是老不知其葯如何。说圣上所服的葯,需经过殿中省尚葯局拟方剂,品尝后才能奉献给圣上。此事除老之外,再无人知,老思之再三,以为告知殿下最为稳妥!”力士此番话语虽有讨好我的味,但他的话中意思却是为玄宗皇帝着想,由此看来,力士也并非全无是。我表示知了。力士便加快了脚步,渐渐地跟在了玄宗皇帝的后。

听了玄宗他老人家的言语,我异常地郁闷,却又不能表现来,他老人家真被李林甫蒙蔽的可以了,即便李林甫将“山野无遗贤”的假话搪他,他老人家都信不疑。

“大郎之前所作的《一剪梅》,在昨日的千秋宴上,引起了大臣们的关注,稍倾,让三郎再行演奏,你可要好好欣赏一下喔!”杨大女见烦闷无趣的国事已毕,连忙向我说。我笑着问:“大郎几乎不通音律,连一件乐也不会摆,之所以引起大臣们的轰动,一定是圣上的玉笛造诣化,二位娘娘的舞姿妙不可言的原故!”我随送了惠而不费的大帽,让杨大女笑颜晏晏,得意非常。

玄宗皇帝见及霞儿羞窘的样,呵呵轻笑。而后,似是想起什么,正容向霞儿:“霞儿听旨!”霞儿一怔,目光自然而然地转向我,我虽不知玄宗他老人家的用意,却也知绝不是什么坏事,当下示意霞儿跪拜接旨。霞儿迅即跪下听旨,玄宗皇帝轻咳一声:“咸宜公主之义女常丽霞良淑慧贤,朕特封其为玉霞郡主,赐十万钱!”霞儿闻言一呆,这也大我的意料之外。

玄宗皇帝惜地搀起霞儿:“霞儿以后将是大郎的侧妃,份当然必须尊贵,朕也没有什么见面礼,就只有送霞儿一个尊贵的封号罢了”此时霞儿才回过神来,赶向玄宗皇帝谢恩。要知,在当时,几乎没有平民百姓的女儿能成为王公们有份的女人,至多是受的姬妾而已,何况我是未来的国主?玄宗皇帝此举是惜霞儿(当然也有个别的例外,比如江采苹和杨国忠的娼老婆,但都是有原因的,在此不再赘叙)。

国事,凡事亲躬。此前,边帅傲功,甚而有与诸王通声气而谋大逆者,自李卿不拘陈规,打破先朝旧律,提任异族胡将为边帅,言胡人既骁勇善战,而又在大唐境内没有复杂的社会关系,他们即便是拥兵叛,也会孤立无援。事实也是如此,安禄山、仙芝,哥舒翰等胡人战力彪悍,军功显赫,为大唐尽死力,四海由此清平,国内随之安宁,此皆李卿之功!杨卿思清念,为人公国事,兼十五职而条理分明,且功绩非常,殊非常人所能为。因此,大郎初肩国政,纵有奇才异能,也须遇事多与这二人商议!此前朕虽亦以语相嘱,但恐大郎不知其中原因,错过了两位大贤,今日希望大郎谨记朕之所言!”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