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笑话,陛下不必当真,我这里倒是有个点子。”
“朕就知道,先生定然是有备而来。”李亨笑道。
“我们可以这样,以皇帝您的名义向各地借钱,而且注明只借五百万两银子。”赵志笑道。
“这是怎么个借法?”李亨奇道:“我堂堂一君王。怎么能问平民借钱?他们地地,他们的屋子,甚至是他们的人都是朕的,朕用得着问他们借钱?”
赵志笑道:“陛下这个想法就不对了,陛下虽然是九五至尊,对于陛下而言自然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可是陛下既然是仁爱治国。自然就要仁爱为本,咱们不额外收租子,只消暂时从百姓那里借点,而且还算利息给他们。定期归还即可。”
“那怎么个借法子?五百万两银子,不是小数目啊。”李亨道:“有钱的一来跟朕多多少少有些关系。二来。抄了他们的家估计也凑不起来这五百万之巨。”
赵志笑道:“这个简单,咱们就来印刷一种叫做国库券地东西。这种纸,分别为一两,二两,五两。十两的面额。不必太小,也不必太大。”赵志站起身在书桌上比划了下。道:“如这般大小即可,倒是把陛下的龙颜刻板印刷下去,再弄上编号,比如这第一张,就是零零零零零零零零一号。第二张就是二号,如此类推,反正咱们总共只印刷一百万张一两面额的,五十万张二两面额地,四十万张五两面额的,和十万张十两面额地。让百姓们用银子来买。两年后,就凭着这个票。再去衙门兑换真银子,一两就兑换一两二钱,这样百姓肯定踊跃的购买。”赵志洋洋洒洒的道。
“这样也行?”李亨不可思议的道:“这破纸一张,如何能与银子相比?”
赵志笑道:“这个就看百姓们对陛下的信任程度了。不过咱们还可以用一些宣传手法,让百姓们知道咱们地这个东西是为了百姓们好,是陛下体恤民情,不愿加税。”
李亨点点头:“朕懂了,到时候,朕去长安城里走一圈,各地再把告示纷纷张贴下去,百姓们一传十,十传百,这样就有了可信度。”
赵志笑道:“自然是的,还是陛下绝顶聪明。”
“那这等纸,叫个什么?”李亨也来了兴趣。
“我暂时定名字叫国库券。”赵志笑道:“大意就是国家用来弥补国库空虚所发行地债券。”
“嗯,国库券。”李亨点点头:“明日早朝我就来把这事情说一下,不过国库券如何印刷呢,万一以后有些歹徒作假,到时候咱们不久亏的厉害了么?”
赵志笑道:“我已然想好了,咱们印刷的时候,弄些不为人知的秘密在国库券上,到时候查验的时候才告之出去,对方再印刷却也来不及了。”
李亨点点头:“最好是把大量购买的人的编号和姓名也顺便等级下,这样还能防止被偷窃,盗贼也定然能少许多。”
赵志伸出大拇指:“陛下就是陛下,我可是怎么也想不到还有这招。”
李亨哈哈大笑:“我还想出来了呢,咱们不用那么麻烦,你就印六百万的票,卖出去的时候就算八折卖掉,到时候咱们再原价收回不就好了。省的到时候又算来算去地,多麻烦。”
赵志自然依李亨地,虽然这样一来不知不觉的就亏了二十万地银子。不过也不用赵志还钱,自然乐得让李亨爽一下了,赵志又吹了一番,然后问李亨:“陛下,此印刷之事,咱们现在就可以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