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十四继昌隆xia(2/2)

王十三里说着客气的话,心中却有些狐疑,如今已是开炉节了,便是再晚的秋蚕也早已成茧,这店铺中的生丝分明是新丝,也不知他们还存有多少。若是自己真替他们找来生意,他们却供应不了,那折了信誉的却是自己了。

当日下午,听得这继昌隆有大量生丝供应,又见了王十三带回的生丝,邻近的罗织、机和机坊家都是欣鼓舞,他们虽是居住于临安城中,却属“客”(即无地之民),只靠着织罗纺绵为生,负重税倒还罢了,每年都会因为被官府征去织盐袋等误了工时,不少人家为此濒临破产。如今继昌隆能平价供应生丝,让他们在闲时也可赶工,不亚于给了他们一条生路。

“好丝,好丝!”

“客倌只放心,小号若供应不,甘愿赔偿!”伙计拍着脯打保票,王十三虽然还是将信将疑,但念及左邻右舍也如同自己一般为生丝发愁,但应允了此事。

这些机相互间多有情,仅仅数日之间,临安城中了个继昌隆之事便传遍同行,原本门堪罗雀的继昌隆,也不得不多雇伙计以应对纷至沓来的客人了。

伙计听他说得脆,便报了个价格,王十三听了睛发直,拼命摇:“你这店家,不卖我便罢了,何必戏于我,这价钱…这价钱…”

注4:古时织罗技术的巅峰之作,工艺由于机生产而失传,2006年方由南京云锦研究所丝绸文复制小组恢复。

注3:宋时以农历十月初一开始生火取,故命之为开炉节,可见于宋时周密撰写的《武林旧事》。

吭噗了半晌,王十三才颇为愧疚地说:“若说这丝不好,实是昧了良心,俺王十三说不来。店家,你也莫绕弯,这丝是何等价,直说便是。”

“客倌觉得小号这丝如何?”伙计没有明说价钱,而是向王十三反问

王十三有心贬低方便过会儿讨价还价,但摸着那丝,他心中又是不忍。织了半辈的丝,象这样上等的生丝,还是前所未见。不唯光细顺,便是一般缫丝中时常会现的断也少了许多。

王十三用力咽了,这上等生丝,伙计报的价钱却与它家店铺里一般生丝的价格一致。本来他估计着,这上等生丝的价格应该比一般生丝一半!

,这两大捆生丝,比起方才拿来给他看的毫不逊,也是材质极佳的上等生丝。

“小号说一不二童叟无欺。”伙计

“若是客倌觉得小号生丝好,不妨多为小号拉些生意。”伙计笑:“小号激不尽!”

王十三用力,又用力摇了摇,这般好丝,价格恐怕也会贵得惊人,他默算了一下自己能拿的银钱,好一会儿之后,才小心翼翼地问:“店家,贵号这丝价钱如何?”

他是一敦厚人,心中怀疑,便问了一句:“店家,俺是临安罗织,左邻右舍也都是靠这勾当为生的,虽是有心替你招徕些生意,只是不知你这店中有多少新丝,若是陈丝,恐怕便不好卖了。”

“那是应当的,那是应当的!”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