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三四八名缰利索(3/3)

。凡与宋人同行时若不向宋人行礼。便的治罪。

这也是其招徕宋国商贾、讨好天朝上国的意思。不过官家对此似乎不以为然。对于倭国的技术壁垒相当严格。以秋爽的身份。知道一些旁人不晓的的秘闻。天子对于倭人。似乎有一种天生的厌恶。

“先生相貌不凡。莫非是大宋的官员?”那倭人一口宋话说的非常流利。自从天子严令倭国、高丽等藩国要推广宋话与汉字以来。这便算不上什么新鲜事了。去年倭国甚至推行一条新法。凡有品秩的官员。都的识汉字说汉话。若不通晓这二者。便不能为官。

“也算是吧。”秋爽身上有着博雅楼大学士的名号。而且又曾在近卫军中任职。也在流求担任过主官。因此可以算是大宋的官员。

“我大宋这些年日新月异。实在是让四夷宾服!”那倭人接下来一句话让秋爽觉的有些好笑。他非常强调的说“我大宋。”而不是“贵国。”这在法理上倒没有什么问题。名义上倭国是大宋的属国。大宋天子为倭国国王的君主。所以在面对一些远藩和不服王化的外夷时。倭国人有时会狐假虎威。自称“我大宋。”但敢厚着面皮在宋人面前这般说的。倒并不多。

那倭人是个健谈的。絮絮叨叨的说起这些年来大宋的功业。当真是了如指掌如数家珍。他语气中的自豪也非常至诚。丝毫没有觉的自己是外人的模样。好一会儿之后。秋爽才寻着机会问他道:“你何时自倭国来大宋的?”

那倭人这才露出一丝不自然的神色。但很快就强调说道:“小人十二岁便来到我大宋本土。在大宋读的书。如今已经十年了。按照大宋法律。九年便可入籍。小人是去年递的入籍申请。只不过小人不大走命。被派往倭国传播汉学。所以才着了这副打扮。回来时又急着回临安将公事解递掉…完成了公务。小人便要恢复我大宋衣冠了!”

九年入籍制是天子为限制外国人的一项措施。因为大宋天朝上国的吸引力。无数外藩人想要入籍。倭国、高丽和大食是最多的。但是这些人又与赵当归、邓肯波洛等为大宋立下汗马功劳的人不同。对于他们的入籍。大宋实行了比较严格的控制。除非有大功绩于大宋。或者是某一个领域最为杰出的人才。否则必须在大宋居住、学习、工作满九年。并且**之后有良好的缴纳捐税纪录。才能获取入籍大宋的资格。

限制不可谓不苛刻。但每年户部新设的归化司里的小吏们还是忙的不可开交。递交申请者多达数千人之众。这些外国人之所以会趋之若骛。不过是因为若能的到大宋户籍。那么无论是生意还是税收上都有优惠。在教育与养老与医疗之上。更是能享受到一定的福利。大宋天子不只一次曾道。他朝以外国人为超等。本国人为次等。大宋却不如此。本国人为超等。外国人则为次等。

“原来如此。”秋爽听他说自己已经入了籍。面上的表情温和下来:“尊驾原来是礼部教化司的了?”

“正是。小人在礼部教化司东海宣教所任职。”那倭人道:“小人冒昧。以国号为姓。自名祖德。即祖宗有德方的入大宋国籍之意。”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