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一百四十二张招贤令(3/3)

捏,但是严畯的建议给我一点启示,就是一步步阉割这些士族,让他们慢慢成为蜀国的顺民、良民。

于是我发布了第二次招贤令,这次的招贤令主要是针对士族门阀中偏房、外室的优秀子弟。我强制下令不管他们愿不愿意牵制征召为官,然后他们安排他们参加一场考试,考试的题目不是经、史、子、集,而是身为一方父母官如何治理一方水土。经过系统教育的世家子弟就是非同凡响回答起来都是引经据典条条是道,但是没有一个有实践经验的,看来将他们外放为官的希望落空了。

苏风暂时代替黄皓处理宫内的闲杂事务,在我烦恼的时候他很想出言抚慰但是话到了嘴边总是说不出口,而他的脑海中闪现黄皓交权的时候对他说的那一幕。黄皓是宫中的老人,当刘禅还是太子的时候,黄皓就是太子府内的总管了,而苏风依然是副总管。黄皓在交权的那一刻对苏风说道:“苏大副总管,咱家承恩皇上恩典,特赐下假期休息。侍候皇上的事情我已经交待宫内的小子们去做了,你替我关照一下别让他们出错就行了。记住了副总管,别在本总管不在的时候捅出什么篓子,否则你是知道的。”

黄皓左一个副总管,右一个副总管,分明在暗示和威胁苏风要安分守己不要趁他不在的时候抢班夺权。黄皓对自己非常照顾但是对待敌人非常的心狠手辣,苏风背后有诸葛亮这座大靠山,所以一直没有跟黄皓争权夺利。苏风按照诸葛亮的命令安分守己的监视着宫内发生的一切,因此对黄皓的真面目看的非常清楚,苏风说道:“黄总管放心,曹随萧规。一切不会有什么改变的!”

虽然苏风答应黄皓不节外生枝,但此时他自认为想到了一个非常高明的主意因此忍不住的对我说道:“陛下张榜求贤,现在奴才想到了一个好主意,陛下愿不愿听一下。”

“但说无妨!难得你跟朕说你有好主意!”我笑着答应道。

“陛下,如果扬州选出来的士子在扬州做官,难免跟扬州的士绅有所勾结,久而久之成为朋党。但是奴才有一个解决这件事情的方法,那就是避嫌,扬州的士子不能在扬州做官,将他们呢分批派往国内其余各州为官。同时也将国内其余各州选拔的士子派往除本州外的其他州郡任职,另外在士子任职之前现在国家成立的一个国子监里面学习一年到两年为官的之道方可外放。国子监的老师来自蜀国各郡县告老还乡的老大人们,而陛下充当国子监的校长,只有陛下允许他们方能毕业,才能做官。凡是从国子监毕业的学生都是天子门生,陛下倒时候就不用担心皇权不稳固了。”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