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卫的第二个如意算盘是,可以利用地方势力另立政府,用于对日谈判。这一
,也是汪
卫的一厢情愿。抗战开始后,蒋委员长在庐山发表谈话,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从此,全中国形成了团结抗日的局面。今日之中国,已无中央军与地方军的区别,都是中国抗日军队。八路军纵横敌后,迭创佳绩。晋绥军
守山西,历经恶战。桂军上战场以来,
队战斗力充分展现,李宗仁将军成了举世闻名的战略家、抗日名将。钢七军威名赫赫,雄踞大别山,令日军望而却步。川军死守滕县,一战成名。刘湘主席病逝前留下鬼
一日不
中国则川军一日不回川的气壮山河的遗言。提起刘湘、邓锡侯和川军弟兄,全中国人民哪个不夸、哪个不赞?滇军守徐州,军长以下与日军白刃相搏,牺牲
神可昭日月。龙云主席、卢汉代总司令都是一心抗战、忠诚报国的英明之士。还有粤军,自从十九路军抗战以来,粤军一直站在抗战最前面。淞沪抗战、武汉会战,哪一仗少了英勇善战的粤军将士?现如今,日寇占领了广州,第四战区正厉兵秣
,随时随地准备向日军发起
攻,收复南国名城。就是力量比较薄弱的黔军,抗日也从不落人后。南京保卫战,黔军就是最后
城
队。他
看到了日本侵略者前的
大,看不到中国地大
博、人
众多的战争潜力;只看到日本侵略者暂时的胜利,看不到我军越战越
、人民逐步觉醒、各党派密切团结的实际;只看到法西斯主义的侵略扩张,看不到世界范围内正在兴起反侵略、反
民、争独立、争自由的
。也正是如此,汪
卫这个意志薄弱、权
熏心的家伙才会投
日寇的怀抱。其实,汪
卫不知
,日本政府之所以调整对华政策,改全面灭亡中国为诱降中国政府,打
和谈幌
,主要原因不是汪逆
卫说的什么为了善邻友好、为了共同防共、为了经济提携,而是因为日本统治者已经认识到,他们不可能打败中国,战争拖的时间越久,对日本越不利。打到最后,等待日本人的只有一条路,那就是无条件投降。”
刘一民微微一笑,继续说:“汪
卫误判形势,他一定认为只要他打
和平旗号,就可以赢得举国赞同。这是汪
卫的一厢情愿,他太天真了,成天坐在办公室里,虚
脑,还以为自己很
明。我们问问他,上过战场没有?见过日军屠村灭
没有?知
不知
中国老百姓和日军的仇恨有多
?正是因为无数军人在前线
血牺牲,汪
卫才能够躲在大后方
谈阔论,主张和谈。要是他一家人也在沦陷区,儿
被枪杀,女儿、老婆被
杀,他还会主张和谈么?说到底,这
人就是缺了一堂课,即缺了与日军当面厮杀的课。”
刘一民略微停了一下,光看了一
窗外,似乎再思索。但很快就收回目光,说
:“这绝不是我的虚言恫吓,而是事实。我只举一个简单例
,就可说明问题。开战之初,日军在实施平津作战时,一个大队就敢追击甚至战胜**一个师,一个县城最少的只有8名日军士兵驻守。当时,只要一听说日本人来了,不
是军队还是民众,闻风即逃。现在再看看,华北的小鬼
不要说几个人占一个县城了,几个师团糜集一团,也不敢轻易发动攻击。为什么?因为我军的武
装备从缴获中改善了,士兵
备了实战经验,群众团结起来了,知
如何与鬼
周旋了。我再举个例
,开战之初,我国有三百万军队,打了一年半,我军损失惨重,但仍然有三百万军队。而日军,战前17个师团,现在扩大了几倍,总兵力大大增加,但一场武汉会战打下来,竟然没能成建制消灭一个师的中**队。这说明我军从统帅
到基层
队,都从战争中学习战争。以后啊,日军不可能再打武汉会战这么大规模的战争了,他们打不起,就算打也未必能打赢了。”
晶晶喜刘一民那已经喜
到骨
里了,她最喜
听刘一民豪迈的声音,最喜
看刘一民指
江山的风采、气度。可惜的是,刘一民离婚了,又结婚了,对象仍然不是她。闲下来的时候,她常常是独
一隅、默默
泪。因此,在刘一民停顿下来找烟
的时候,赶
给刘一民倒了杯
,并嗔怪他不听话,
烟有害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