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十一章(2/2)

“是正南啊,快快来!”房内袁绍应

:“骑都尉崔琰,清忠亮,雅识经远,才极佳。定可完成此重任!”

崔琰见大哥毫不犹豫地答应了结盟一事,喜逐颜开,但是听到大哥不愿接受袁绍所拜的征南将军一职,又面现难。在多番劝说无果的情况下,只得无奈地说:“既然皇叔执意不受,琰亦不敢求。只盼皇叔能与大将军齐心合力,早日兵共破曹贼!”

大哥将袁绍的手书仔细看了一遍后,慨然说:“大将军之命,备怎敢不从。且讨平国贼曹,解救圣上,筐扶汉室江山正是刘备平生夙愿。崔大人可回报大将军:大将军伐曹之日,便是刘备兵之时。” 顿了一顿,大哥又接着说:“只是这征南将军一职,备德疏才浅,实不敢接此重任,烦请崔大人将印信带回邺城。”

“如此,则崔琰先行告退。”

“今日审得细作回报。10数日前曹派遣曹仁为将,征讨汝南刘备,却为刘备所败,曹仁所率三万‘青州军’全军覆没!”

“好,立刻命崔琰前往汝南与刘备结为盟约,共讨曹!”…

“主公,与刘备只是小芥,与曹才是大恨。待击破曹之后,主公也可再与刘备清算不迟!”

袁绍喜形于,忙问:“正南,有何妙计,快快说来!”

“哈哈哈…曹阿瞒,你也有今日!…哈哈”袁绍放声大笑起来。

看来,袁绍与曹的又一次大战即将发生。

袁绍踌躇:“虽是妙计。但刘备前番以结刘表为名,逃离邺城。我愤之,如今怎可与其结盟?”

兴冲冲步大将军府,来到书房门外,听得房内有人正在说话。审轻敲房门,朗声说:“主公,审求见!”

大哥面毅地说:“崔大人放心,刘备岂是轻而无信之人。”

“正南,有何事?”袁绍见审,惊讶地问

“主公可派一使者轻前往汝南,对刘备许以好结为盟约,约其兵许昌。届时主公再亲领大军征讨曹。如此南北夹击,曹首尾难顾,则破曹必矣!”

袁绍“正南所言甚是,便从你之计。但应派遣何人使汝南?”

不多时,除夏侯渊与曹洪外,厅中人已散尽。曹适才脸上的沉稳表情已消失不见,转而面先忧,说:“…妙才、廉,你们随我一起去探望孝!”…

“是的,主公!的确是‘青州兵’。连曹军征的主将曹仁也受重伤。此事已被我派往许昌的细作多番打探后证实无误。”

崔琰将袁绍的亲笔手书和一枚印信双手奉递给大哥,笑着说:“近日皇叔率军大破曹军,大将军欣喜异常,谴我前来恭贺。此外,大将军有意与皇叔结为盟约,共讨曹,筐扶汉室。还望皇叔应允!”

“文若,加从各地征调粮草,以备军用。”

要加派人手探听刘备军中虚实。刘备新得汝南,必定有人对其不服。文和,看能否寻得几人,以为我军内应!”

先向袁绍躬行了一大礼,又向袁谭等人轻施一礼后,立稳形后说:“主公,大喜!”

“哦?喜从何来?”

“什么?三万‘青州军’全军覆没?正南,当真是‘青州军’吗?”袁绍心中震撼不已。袁绍与曹敌对多年,数次锋,对曹军中两大锐“虎豹骑”与“青州兵”的悍战力顾忌不已。在不久前的官渡大战中,青州军更是曾将袁绍大军冲的溃不成军。因此袁绍已将“青州兵”视为心腹大患。此时,听到三万“青州兵”竟然被刘备军全歼,自然是难以相信。

“是,荀彧领命!”

邺城,大将军府。

“是,丞相!”贾诩中一丝光闪过,沉声应

建安五年十二月。汝南城郡守府迎来了一位客人——袁绍使者崔琰。崔琰乃是河北名士,品格远,名望卓著。大哥丝毫不敢怠慢地亲自将其迎客厅之中。

“好,今日议事到此!诸公且回!妙才、廉留下!”

推开房门,走房内。只见袁绍正与三一甥(长袁谭、次袁熙、三袁尚、外甥)在房内议事。

大哥亲自将崔琰送府后,又回到客厅之中。拿起袁绍的手书又仔细看了一遍,然后递给二哥。二哥迅速浏览了一番,又递到我的手上。我展开一看,不由得心中冷冷一笑。

等到袁绍笑声停下,审:“主公,这正是我军复仇良机。我有一计,必可助主公击破曹!”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