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四一初上朝堂(2/2)

刘通:“老大升,我也跟着升,年年升,天天步。”二人大笑。

刘通跟着赵佶回到寝,赵佶换去朝服,摒退左右,笑嘻嘻说:“老弟怎么突然间变成我的女婿啦,我赵老大岂不是又升了一级。”

赵佶:“升是升了,心里却不痛快。太后跟元长、俅打了招呼,说是再让老大我去,就打他们的板,这阵他们也不敢来找。”元长是蔡京的表字。

只是于徽宗个人喜好,对蔡京权半理不理。徽宗兵权在手,他不是傻,一旦蔡京敢有异动,肯定要被拿下。另有一条,宋宗室力量不弱,不少皇族成员或任地方,或分握小兵权,使得朝廷大员不敢擅越雷池。

余无大事,很快退朝。散朝之前,徽宗说:“中明且留一下,朕有事找你商议。”众人都想,他们翁婿之情果然不同,艳羡不已。

朝中大臣一致附议,徽宗准奏。

不久,众臣工相继上殿,早朝开始。一通礼仪过后,执事者唱:“有事奏来,无事退朝。”

古人上朝,实在太早。每天四、五钟起床,六来钟开始早朝,让人很不习惯。冬季节,天本就没亮,年纪稍大的人难以支撑。这作息时间非常不合理,可这是朝廷重规,谁敢异议,谁敢更改。刘通在想,早朝绝不如上午朝或下午朝,甚至还比不上晚朝。若是由我执政,必改此项陋习,到时一定大受人们迎。早晨六到七锻炼,或是来早茶,或是休憩,八上朝,人人神饱满,该有多好。

赵佶好久没能透气,急似锅上的蚂蚁。上回还是因为宴请刘通,不可失信于人,太后方才允许,要不是年前的那个约定,还不知何时才能见着师师呢。几日前一见,更是搔到,浑不对劲。

蔡京奏曰:“京城禁军屡调边关戍防,京城禁卫不可一时空虚,臣建议填补禁军目数。”虽有人觉得此议不妥,但事关禁安危,无人驳议。徽宗准奏,并让蔡京办。蔡京在京郊四门之外另设兵卒数万,不与禁军大营相属,超规发饷,常私下调遣,相拥。但其军纪极差,战力低下。徽宗不多过问,任其自闹。

刘通后世所看影视剧,见古人上朝议朝,那是看戏,如今自己在其中,初次验,慨万端,若年之后,人们不是也在看我们演么?

朝臣们在六门外下、落轿,步行至候圣厅等候上朝。刘正夫父二人走大厅,朝臣们围拢过来。郑居中说:“刘兄爷儿俩来得好啊。” 白时中也过来凑趣,说:“德初令郎年少有为,可喜可贺。”余人纷纷向刘正夫喜,蔡京等人冷旁观。刘通以弱冠之龄位列朝堂,本不多见,羡慕者有之,嫉妒者有之,贺喜者有之,腹诽者有之。

刘通:“不瞒您说,小弟也被看得死死的。二个未过门的妻,哦,就是公主和李小,各派一个代表,安在我左右,英雄无用武之地呀。”赵佶一听,哈哈大笑。

薛昂班奏曰:“方今文事兴盛,学芸芸,而官学数量不敷使用,众多学逡巡于外,有才寒士难觅其门。臣建议增广学舍,尽收天下学官学,一可昭显朝廷才之意,二可免去学人滋扰地方,与好勇斗恨者勾连为非。”王安石所立三舍法,因官学学舍过少,使许多贫寒学者立于舍墙之外。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