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一百一十回意外收获(3/3)

不错,这是早年求学时得来之物,参研多年却并不甚解…也许以陆仆射之才方能参透吧。”

陆仁放下帛束,疑惑不解的问道:“刘长史,此物可称之为绝世之宝,你为何要转赠于我?”

刘一脸落没的站起身,长叹道:“空有此宝而不得其用,岂不可惜?”

陆仁看看刘的落没像,心中突然有了些明悟,问道:“刘长史…可是在借物喻人?”

刘微微一惊,随即笑道:“陆仆射果然心思过人…也罢,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亦自问从未过负主公礼遇,计不得从又有何妨?有你陆仆射知我,足矣!”说完转身离去。

“刘吗…”陆仁开始回想书中的记载以及自己对刘的评价。

说起曹营地谋臣,一般人都会先想起郭嘉、荀彧、贾诩等人,很少有人会提及刘。其实刘也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智谋之臣,他与郭嘉诸人各有千秋。

作为光武帝刘秀之子阜陵王刘延的后代刘年少知名,人称有佐世之才。身为曹氏三代元老,献过许多妙计,最后官至魏国太中大夫。料事如神、屡献奇策,用之则吉、违之则凶,但终刘一生其才未尽其用,这种情况到像及了演义中的徐庶!

陆仁在看书时仔细的留意过有关刘的事迹,发觉刘献的计策除了官渡中的发石车与庐江讨伐山贼这两策被采纳之外,其余地不管你说得再对再好都一概不用,百般不解之下曾一度怀疑是不是曹操忌讳刘地身世才会如此。再想想荀彧与崔,前者阻止曹操称公未果服毒自杀,后者仅是在曹操称王后说了一句“时乎时乎,会当有变时”就被曹操弄死,而这两者不过对汉室有些感情的外姓都这样,那刘这个有着汉室旁支血统的人又会如何?曹氏又岂能不疑,岂能不防备?如果真是如此,那刘终生不得志就好解释了。

想起刘那张落没地脸,陆仁拿起帛束再次展开细看不由得摇头心道:“看来我以前的推断是对的,刘很可能知道当时汉室终不可扶,本想安心在曹操手下效力却因为身世的关系不得重用,一直仅仅是尽一尽自己一个谋士的本份而已。他最后是什么官来着…太中大夫还是大鸿胪?好像都不是什么重要的职务,太中大夫的俸禄是比千石,大鸿胪也只是中两千石,前者是掌议论,后者就是一个礼议官,与他的才干不符…降将身份的贾诩最后可是混到了三公之一的太尉哦!

“是人总希望自己能才有所用进而得到旁人的重视与欣赏,而像刘这样才华过人的人心底更是如此吧?可惜他投奔错了人,如果他是投在其他的人帐下会如何…靠,我想这些干什么?”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