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接过信。脸上阴晴不定。说实话,这一切都来得太突然、太让人无法接受了。未及开封看信,曹操想起他事,再问道:“荀陆两氏子弟受荀文若之命,数月前就从颖川出发赶赴长安?一到长安就为长安赶制守城战具?文若既已弃孤而去,却又为何要如此这般?”
这信使哪里懂?自然是大摇其头。不过摇了几下信使忽然想起什么,再次禀报道:“刘备于汉中整备军兵时,钟大理曾派出细作去汉中刺探消息。后细作回报,夷州牧陆仁于春二月曾亲抵汉中,于殿堂之上喝骂圣上与刘备,后为刘备软禁。数日之后陆仁寻机逃出汉中,至今下落不明…”当然不明,这个时候地陆仁刚刚见完马云缘,在江州一带刚刚登上船准备回夷泉。
曹操愕然道:“陆仁亲赴汉中,还在殿堂之上喝骂圣上与刘备?他好大地胆子啊…嗯?”这时的曹操突然回想起了当初陆仁仍在曹操手下时的几次不要命一般的喝骂。而陆仁最后的一次喝骂曹操,却是为了官渡之战后的几万降俘。隐约间,曹操似乎明白了一些陆仁的想法。
“你退下歇息吧。”
信使退下,曹操仍旧没有撕封看信。现在的曹操已经猜到刘备不但不攻取长安,反而和长安联手一同歼灭五万胡虏的事,肯定与陆仁有关。就像一开始收到地情报那样,陆仁有办法阻止孙权进攻江北,就同样会有办法阻止刘备进攻长安。
寻思许久,曹操向程昱正色道:“仲德,陆仁赤子之诚,汝尚多疑乎?彼引领重兵制肋孙权,又不避艰险亲赴汉中劝阻刘备,险为刘备所杀,换来的是孤长安与江北两处后方无忧,能够全力北击胡虏。如此精诚之人,何疑之有!?”
程昱思索了一会儿刚想开口,曹操大手一摆道:“不需多言,孤意已决!若长安与江北有失,是为天丧孤也,孤亦无言!汝且退下,孤要静思。”
绝世枭雄的霸气突然显现,程昱也再不好说什么,只能退出帐去。曹操这时才缓缓的撕开信封,检看信件。先是夏候渊与钟繇的,信中再次详细地叙说了长安当时地战况,而钟繇最后的建议是可以相信陆仁与荀,但是刘备最好还是别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