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十二章(2/3)

李历接:“黄巾贼来去如蝗虫过境,无经岁之储,无安固之志,饥则掳掠,饱则弃余。要想从他们粮,难度更甚于前。”

王修一脸忧郁:“这个更难,此番黄巾波青州,大全都外逃,田地荒芜,本没什么粮,虽然现在陆续有一些大回到青州,但都安定不久,下拿不什么粮来。”

袁斌无奈:“那,去剿匪呢?他们应该多少有一些积蓄吧。”

袁斌带领兵一路南下,一边行军,一边指引百姓投奔青州。他为了惊动曹,让其不敢妄动,一路大张旗鼓的行,到了郯城外,扎下营寨,中军飘起“汉平东将军青州牧袁”的大旗。曹见袁军势大,又不明其来意,果不敢轻动,遂撤围回营。陶谦见曹未退,袁斌又来,莫非联合谋我,遂派斥侯城打探,但得不到什么消息。反而是袁斌主动派人告知:“邻郡有难,合当相救,但青州缺粮,特向陶公借粮十万担,请两位公,前往营寨盘桓数日。”

陶谦和刘备在城中郁闷:“我们与公孙瓒是盟友,理应互相救援;袁绍与我们有仇,我说怎么袁斌不助曹攻打徐州,原来是勒索粮草来了,但现今情势所,也只能答应他了,丢失粮草虽然心疼,但自己的命更加珍贵。”遂修书一封,派遣从事糜竺(字仲),携二前往袁斌营寨为质。

:“主公,前次我等已从冀州调过大批粮和农,如果再去冀州要粮,恐怕此次难以办到。”

这时,陈前来拜会,谈了一会,就谈到了曹杀边让的事上来了,陈劝张邈:“今

见到陶谦派人送来人质,袁斌大喜过望,吩咐夏侯兰派人好生看待,但不许他们自己营帐半步。为了让曹早日退兵,遂修下两封书信,派人送与陈留太守张邈和从事陈

而张邈接了袁斌的信后,也在思考:“我昔日与曹、袁绍同为好友,我与袁绍在仕途上比较得意,所以经常帮助曹,把曹当小弟弟看待,而我也以大哥自居。如今曹为兖州牧,我成了他的下级,他对我也不像以前那样尊敬了,他中还有我这个大哥吗?他杀边让时,怎不问问我的意见,边让是兖州的名士,他这样绝情,让我怎么与兖州的父老乡亲们待?边让大名,天下闻名,这样的人,曹说杀就杀了,那日后会不会对我动刀呢?当他觉得我成了他统治兖州的绊脚石时,会不会毫不犹豫的把我解决呢?”

“不行!我得想办法些粮。”袁斌心想:“有了,徐州富庶,向陶谦借粮,然后再替他退却曹兵。”

能再要来?”

袁斌把想法同众人一说,得到众人的赞同。众人统一了思想,提了认识,一致谴责曹的禽兽行径,对陶谦的遭遇表同情^_^。袁斌下令让赵云、华雄守青州,自己亲带太史慈、徐盛二人去青州(二人久居青徐,知哪里富庶,哪里贫穷,到时候抢劫,噢,不,救援、转移百姓的时候,能节约不少时间),袁斌带领一万人,不必像刘备那样躲躲闪闪,光明正大的直扑郯城。

刘备乘曹不备,率众杀城中与陶谦汇合。陶谦得知刘备不远千里来援,非常激,见刘备手下兵不整,从曹豹率领的丹兵中拨四千锐,给了刘备。刘备心想:“果然没白来,什么都没,就白得了四千兵。”顿时笑容可掬,但他没见曹豹看他的神就有不对劲了。

袁斌问:“那向青州大借粮呢?”

与陈的书信写到:“昔曹会盟之时,兵不满千,地无一郡,唯公与张孟卓(张邈)伸以援手,使图存。公与孟卓于有大恩。今赘阉遗丑,本无令德,僄狡锋侠,好乐祸。愚佻短虑,轻易退,伤夷折衄,数丧师徒。而遂乘资跋扈,肆行酷烈,割剥元元,残贤害善。故九江太守边让,英才俊逸,天下知名,以直言正,论不阿谄,被枭县之戮,妻孥受灰灭之咎,自是士林愤痛,民怨弥重。公与边让素相亲善,之恶徒,有辱名教,公立持正,怎与为伍,可速劝孟卓,与割裂,申大义于天下,此公之大德也。”

本以为推荐曹当上兖州牧,自己功劳最大,位当居曹之二。怎奈曹执掌大权后,并不重用自己,只亲信荀彧、程昱之。陈本来就心有不满,后又有了曹杀边让一事,当初陈之所以能劝动兖州士人共举曹,是因为陈告诉他们曹能善待兖州士人,如今曹翻脸无情,擅杀名士,而且还是陈的好友。这叫陈如何向兖州父老待。陈看着袁斌派人送来的书信想到:“不如去劝张邈与曹,夺了兖州,自立一方。不过张邈虽为人仗义,但素无勇略,如何夺取兖州。有了,吕布近日要来投张邈,何不收此人为爪牙,与曹争锋。”打定主意,陈去见张邈。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