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六十章(2/2)

而袁斌一直在邯郸关注着事态的发展,收到邺城被淹的消息时,就知袁尚命不久矣。但是对到底救不救袁尚,心中还是拿不定主意。如果不救,就会落下骂名,如果救了他,日后也是个麻烦,袁斌心中迟疑不绝。这时候在青州的众位谋士,也陆续地赶了过来。其中就包括田丰、沮授、郭嘉、许攸、崔琰、王修、李历、刘惠等人。

在众人赶到后,袁斌就这个问题向诸位求教。

此次攻打并州的先锋,还是被曹封为折冲将军的乐,乐继续秉承一贯以来的勇猛,派兵对壶关攻猛打,袁谭防守得十分辛苦。

吕旷见袁谭的老窝都被曹抄了,想来袁谭也撑不了多久,遂谋思退路。乃与其弟吕翔上前:“主公勿忧,我兄弟新降,今愿领兵与曹军作战,报效主公。”

袁谭见自己前脚刚灭了袁尚,曹后脚上背弃盟约,攻打并州,大骂曹无信,袁谭不得已,舍弃了邺城,带领大军迅速返回并州,毕竟那里才是自己的本。

,一边派人扑灭余火,想把袁尚手中的大将军印给抢过来。

袁斌现在的手下谋士大致分成两派。最一开始,袁斌以原冀州牧韩馥手下的文武起家,以刘惠、李历为首,后来到青州发展,又收了王修为首的青州籍的官员,这就分成了外来集团(刘惠为首)和本地集团(王修为首);后来官渡之战后,袁熙遇害,袁斌以为袁熙报仇的名义,占有了幽州和半个冀州,又新收了崔琰、辛评、田丰、沮授、审等人,这些人都是袁绍的旧,又都是冀州人,互相关系也不错,又人多势众,而以刘惠为首的外来集团和以王修为首的青州集团联合,组成了新的青州集团(又称为“元老集团”),共推许攸为首,与冀州集团抗衡。而冀州集团则以久随袁绍,声明著于河北的沮授为冀州谋士集团(也称“新锐集团”)的首领,与青州集团抗衡。这就是袁斌手下的谋士分成两派的来历。

袁谭下停蹄地赶到壶关时,已经接到上党等地陷落的消息。袁谭恨恨地把鞭扔到了地上,大喊:“唉,大势去矣。”

袁谭不疑有他,忙令吕氏兄弟率领本去与夏侯惇战。谁知二人把大军开到夏侯惇的营前,直接投降了,夏侯惇不但接受了他们的投降,还封给官,留于帐下听用。袁谭接到消息,又是破大骂,而那些心中另有想法的人,则一边暗怨自己反应迟钝,一边羡慕吕氏兄弟的好运气。

袁谭见不但得到了大将军金印,还得到了大汉的传国玉玺,心中大喜过望。正当他拿着玉玺,心中有了一些想法的时候,接到了手下快传来的消息,曹命夏侯惇为大将,自河内兵,攻打山、修武、赢都、泫氏诸郡。

袁斌待众人至齐之后,说:“诸位,我袁斌为袁家一份,理当为袁家尽一份力,如今大哥与三哥,兄弟阋墙,我已经劝告过了,但他们就是不听。如今为了家主的位,打得破血,恐怕这件事是曹兴看到的,不用费什么力,敌人已经元气大伤了。我写信劝告,他们不听,如果妄动刀兵,则又与大哥、三哥所行之事何异?故尔苦之,诸公皆智谋广之辈,有何策以教我?”

而两派谋士每次在袁斌召开会议的时候,也分派而坐,青州人和青州人坐在一起,冀州人和冀州人坐在一起,旧臣和旧臣坐在一起,新人和新人坐在一起。袁斌一开始认为众人是因为互相不熟的缘故,才分成两拨的,这也是人之常情,就没有在意。等到袁斌发觉之后(统一北方之后),两大派系已经形成,再也不可改变了,这就是后话了。

所幸抢救及时,虽然袁尚已经被火烧死,但他临死前,把装有玉玺和大将军印的锦盒抱在怀里,并未被火势波及,还完好无损。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