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级叫“复试”(也可以叫“专业知识考
”),你报了哪个
,相应的考
哪类“专业知识”
想考兵的,要考各家的兵书战策(如《孙
》、《吴
》、《六韬》、《三略》等),还要学会地图的测量与绘制,掌握《禹贡地域图》、《地形方丈图》等等,还要掌握“制图六
”的方法。
想考工的,要通过一些建筑、绘画、雕刻等所谓的杂学。
一切准备就绪,还有一件事没办,别人都有官,那郭嘉、田丰、沮授他们
什么呢?
想考吏的,也是初试成绩极优异者,酌情免试;其余的人要再考《大学》和《中庸》等书。
想考刑的,要
通历朝历代的刑法律令,章册典籍。
,第一级叫“初试”也是每三年一考,只考儒学十三经(《周礼》、《礼记》、《仪礼》、《公羊传》、《谷梁传》、《秋左传》、《诗经》、《尚书》、《易经》、《孝经》、《论语》、《尔雅》、《孟
》),为什么要考儒家经典?因为儒家经典在教育大家如何
人上,还是有可取之
的,通过这次考试,要选
一些有理想,有文化,有
德,有
守(四有新人?^_^)的人来,这是
官的基本条件。
袁斌先任命了刘馥为尚书,仓慈、郑浑、温恢等人归刘馥
辖,等通过科举选
来人才后,再充实到
。以崔琰为吏
尚书,因其为人正直,公正无私,故尔袁斌把官员任免这样的人事选举大权
给他。以审
为兵
尚书,逢纪、许攸、辛评等副之。以臧洪为刑
尚书,以陈震为礼
尚书,以王修为工
尚书,先把大的架
搭起来,等到选
第一批人才后,充实到各
,一切就算是步
正轨了。
想考礼的,初试成绩极优异者,可酌情免试;其余的人要再考《三礼》(《周礼》、《礼记》、《仪礼》)和《孝经》。
比如,想考的,就要
通《汜胜之书》(西汉汜胜著,是本农书)、《四民月令》(东汉崔寔著)、《周髀算经》、《九章算术》等等。
这些人通过考试后,要到吏报
,由吏
负责
本人的“志愿”
行安排,然后适当
行“调剂”^_^。
笔者也看过不少的架空历史小说,主角回到过去后,动不动就要改革,就要行民主,其实只要不是清朝(而且还是末期),其他的朝代,封建社会的生命力还是很
的,想要民主,哪有那么容易。所以,笔者仔细思考了一下,并不打算
行大的变革,就把选
人才的方法变一变,这样选举
来的人,多少还能够
通一些专业知识,能够胜任本职工作。不像原来历史上的科举,选
来的人要么只会“之乎者也”其他的什么也不知
,仿佛废
一般;要么只是品行很好,遇事拼着一腔
血,舍去
命,虽然可敬,但对国家、对社会、对百姓,没有一
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