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名士司徽(字德
,号“
镜”)前来拜访庞德公。
因此,袁斌打了“百
齐放,百家争鸣”、“求治国之术以救国,不因言论而罪人”等政治
号,号召学者在崇文馆内
行辩论,只要言论新颖、所言有据,又于国有益者,一律由政府
行嘉奖;反之,若想恶语伤人,存心捣
的,则当众杖二十,赶
崇文馆。
荆州,岘山,庞家草庐中。
名士相见,少不得设宴款待,至于席间觥筹错,饮酒行令,作诗写赋,好友相和等等,就不必细提了。
庞德公一拍桌,
:“好,老夫二十年来,未曾
山一步,看在老友的面
上,就陪老友走这一遭。”
上让儿
庞山民收拾行装,准备启程。儿
庞山民不放心父亲这么大岁数再
远门,决定与妻
诸葛氏(诸葛亮的二
,大
嫁给了蒯良的侄
蒯祺)一块陪同前去。再给自己的表弟庞统(字士元)和内弟(小舅
)诸葛亮(字孔明)留下一封信,说明了情况,庞家全家以及司
徽全家(就他一人^_^),启程奔冀州来了。
司徽
:“庞公,你我是为躲避
世,故尔隐居山中,专心治学。
曰:‘三人行,必有我师。’邺城现汇聚天下学者,其中不乏
明之人,这就不是‘三人行,有我师’了,这就是‘三人行,皆我师’啊。若能亲至邺城,与大家互相
、学习,必能有所补益。”
司徽对庞德公
:“庞公,听说邺城袁大将军在邺城外建了一座‘崇文馆’(这是司
徽误会了,他以为三台就是崇文馆,崇文馆就是三台),成为天下学者汇聚之
。你们
为儒家学者,若能亲
参与其中,与天下
儒大贤互相讨教一二,若能偶有所得,也算不枉此生了。”
崇文馆开馆数月后,通过四经商的商人和游学的学
们的宣传,崇文馆成了天下最平等、公正、自由之地,谁都可以在那里发表意见,若是不愿公开
面,还可以在馆内的号房内,将自己的意见写在纸上和丝帛上,贴
来供大家观看。一时之间,崇文馆成了天下学
心中向往的圣地。
”因此民间的儒学大师彼多。但自桓、灵以来,吏治**,民不聊生。众多的士人学对儒学的治世能力表示怀疑,开始或寻找、或创造其余的治国学说。法家、墨家等学说渐渐开始抬
。
司徽一听,就知
庞德公也心动了,再加把劲
:“那是自然,庞公,你我相
近三十年,还不知我的为人吗?”
袁斌闻知是鼎鼎大名的“镜先生”还有庞德公来了,
城百里相迎,将其迎到三台上,安顿在崇文馆内,与馆内的众多学者名士相见。庞德公二十年来未曾与生人见面,今天见了这么多的名
俊彦,兴奋地脸都红了。
庞德公也被司徽说得心动了,试探
:“真有老友说得那么好?”
庞德公笑:“老友在荆州住了二十年,是否静极思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