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83章文化宗师(2/2)

伍大贤,年仅十八岁,材魁梧大,手脚长大,国字脸,大耳朵,长圆睛,脸庞肌发达,走路虎虎生风,与人沟通说话时瓮声瓮气。单由外表看,这是一个好兵苗,实在无法猜测他竟是一个万中无一的学习文化的天生奇才。

他们去如何绘制地图,就是如何识别地图都是一个大问题,大多数人面对一堆七八糟的等线、数字、文字不知所措,愁眉苦脸,看那痛苦的表情,似乎个别人连自杀的念都有了。

于是随营军校第一期第一批少了一个人,难民和士兵中多了一个文化教师,专门教授来自朱明、黄文昭、张振华等人脑中的知识,这个十七世纪的史册中也多了一个开山立派的文化宗师。(未完待续。。)

要学写字,还要先学一蝌蚪似的文字,肌男们叫苦不迭,但在军的威胁下,不得不夜以继日的努力学习。

不得不说,这压政策,效果非常明显,这些素来对上官逆来顺受的底层年轻士兵,也许是自小养成的吃苦耐劳,其毅力和心志非常韧,在他们勤奋的学习下,步速度非常快,很快全都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课程。

黄文昭见机便将拼音简字的字典拿来,直接向这些士兵教授拼音、简字。

黄文昭才上了半天课,原先为人师表的雄心便已全烟消云散,和朱明商量后,便令人组成执法队,定下课堂纪律,凡是没要求完成课程的人,吃饭时间不准吃饭要到场跑步半个时辰,如果不跑也行,那么就得让挨上五十

黄文昭看过最大脑之类电视节目,可谓见过的人不计其数,对伍大贤掌握知识的神奇速度,并不大惊小怪。

幸好,此时黄文昭已编好拼音字典,朱明把他拉来,安了一个随营军校副校长的衔,让他来教地图和其他文化课。

很多人为了不让被打烂,天天吃饭时间被着去跑步,在累得半死的情况下,为了第二天能顺顺顺当当地吃上饱饭,连夜挑灯夜战复习当天的课程,不懂的怎么办?那好办,校长、副校长不是说不懂就问吗,去问校长、副校长去,朱明、黄文昭作法自毙,不得不在昏暗的油灯下,被这群人围着问这问那过了夜几乎天亮了都不得睡。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有一个肌男竟然非常有学习的天赋,仅仅一天时间,便全掌握了拼音声母、韵母的读音和拼读方法,能够自己使用黄文昭编写的字典学习文字。黄文昭得知此人的名字叫伍大贤,河北真定人,既不是书香门第也不是耕读世家,祖宗四代都是大字不识一个的农民,伍大贤在此之前也是大字不识一个,从来没有摸过任何一本书,他平时是沉默寡言的一个人,自小就被家人发现是一个记忆力超的人,但因家境贫寒,连能否吃饱饭都是个问题,家里本没有余力供其读书写字,兵荒中家人不知所踪,十五岁时为了吃饱饭便混洪承畴的秦军,参加松山大战,兵败后遇上朱明几个人,跟随着逃辽东。自从参与黄文昭组织的学习后,仿佛文曲星神灵附一般,掌握知识的速度非常神速。

朱明与他沟通谈话时,略显拘谨,朱明跟他说了一大堆话,他没说一句,最后朱明问他的意见如何,他说:“从小就想读书写字,现在有机会了,这几天,我发现读书写字比舞刀枪容易多了,我愿意去读书!”

朱明叹,看来自己说太多了,浪费时间了,人家天生就是这块料,这也是人家的理想。

面对一群毫无文化基础的大猩猩一般的肌男,朱明声嘶力竭,什么摆事实讲理、循循诱导、手把手现场教导、恐吓威胁、甚至直接使用等等几乎所有的教学培训办法都使来了,但效果总是差人意,气得朱明要脚。

黄文昭经过与朱明、张振华商量,决定加对此人输简字及其他来自后世的知识,也许正好是这个伍大贤没读过这个时代的书,不受这个时代条条框框的限制,大脑如同一张白纸,接受黄文昭、朱明等人输的知识没有任何障碍,短短几天时间,就几乎达到脱胎换骨的程度。

朱明见伍大贤如此情形,脆跟他谈一次,要他不再参加军校的学习了,而是转行跟着黄文昭,充分发挥他与生俱来的天赋特长,组织士兵和难民学习写字读书,没准将来的会有大师级别的造诣,成为文化上的一代宗师。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