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有谁不喜欢你的性别,你永远是妈妈最珍惜且最重视的一切…”
——“棠棠,妈妈一定会好努力好努力,努力带你离开那个不喜欢你、也不喜欢妈妈的地方…”
——“棠棠,每次你把妈妈煮的饭吃光,并且称赞妈妈煮饭最好吃的时候,妈妈都好庆幸曾经被逼着学煮饭,虽然曾经又饿又累,学得一把鼻涕一把眼泪,但是,现在看你吃得如此满足,妈妈也觉得好开心…”
——“棠棠…”、“棠棠…”
每封信皆是洋洋洒洒,将母爱表达得淋漓尽致,与其说是写给女儿,倒不如说是在努力劝慰自己,为了女儿,持续在这段不快乐的婚姻里走下去。
那些关于夫家对她娘家的轻视,逼迫她放弃就要完成的学业的不甘,对她没有谋生能力、在家当家庭主妇的看不起,与丈夫总是不在身边的寂寞…
三言两语、轻描淡写,却牢牢实实地刻划在对女儿提醒、告诫,与殷殷期盼的字里行间。
即便何雅没有这十年间的经历,但她却完全能够从这些信件上理解“三十岁何雅”写下这些信时,那份被轻视的不甘心,万般感同身受。
她们有着同样的原生家庭、出身同一背景,当她们被诟病的都是这些无法决定与改变的部分时,她的感觉就像脸颊上挨了热辣辣的一掌,就像被人当面指着鼻子骂父母亲一般,身历其境。
那么伤人、不堪、丑陋…痛到椎心刺骨,疼得眼泪几乎掉下来。
三十岁的她没有值得敬重的娘家,没有肯为她挺身而出的母亲,没有完整的学历,没有能够谋生的一技之长,生的更是连名字都无法被写入族谱里的女儿。
她拿的一手烂牌,注定她在莫家的毫无地位,全无胜算。
她放弃学历之时,绝对是抱着将来会换得更好生活的希望,结果,却为她换得了想象不到的无比轻视;而那些她当初因为爱情觉得理所当然的牺牲,在褪去热恋糖衣之后,更显得愚蠢可笑。
她与莫韶华是一对相爱却被现实压垮的夫妻,他们的爱情毁掉彼此,将对方推离康庄大道…不对,被推离康庄大道的只有她,她的丈夫依旧是人人景仰的学者,依旧是她凌厉婆婆心目中的好儿子。
“哈、哈哈哈哈…”何雅手里捏着成叠信纸,再荒谬不过地轻笑出声,不知道她脸颊上的眼泪,正一滴一滴地滑下来。
稍早时,在她耳边裂开的是谎言;如今,在她眼前摊开的是真相。
她对莫韶华口中所说的话一直毫无怀疑,全盘相信;她一直努力付出,想藉此回报他表现出来的深情,却没想到,她急于补偿的真心令她落入一场前所未有的骗局。
“三十岁的她”根本不是莫韶华费心经营出来的那副模样,她却因此耗费心力,拚命想成为那个“三十岁的自己”,成为那个好爱他的何雅,成为那个对她的婚姻与家庭如此眷恋的何雅,殊不知,她不由自主成为的,通通都是莫韶华编造出来的谎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