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系辞xia卷八周易系辞xia第八(2/4)

夬,决也。书契所以决断万事也。 是故易者,象也。象也者,像也。彖者,材也(1)。爻也者,效天下之动者也。是故吉凶生而悔吝著也。卦多卦多,其故何也?卦奇,卦耦(2)。其德行何也(3)?一君而二民,君也。二君而一民,小人之也(4)。《易》曰:“憧憧往来,朋从尔思”(5)。曰:“天下何思何虑?天下同归而殊涂,一致而百虑,天下何思何虑(6)?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往者屈也,来者信也,屈信相而利生焉。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龙蛇之蛰,以存也。神,以致用也(7)。利用安,以崇德也(8)。过此以往,未之或知也。穷神知化,德之盛也。” (1)材,才德也。彖言成卦之材,以统卦义也。 (2)夫少者,多之所宗;一者,众之所归。卦二,故奇为之君;卦二,故耦为之主。 (3)辨二卦之德行也。 (4),君也。,臣也。君以无为统众,无为则一也。臣以有事代终,有事则二也。故爻画奇,以明君必一;爻画两,以明臣必二,斯则之数,君臣之辨也。以一为君,君之德也。二居君位,非其也。故卦曰“君卦曰“小人之”也。 (5)天下之动,必归乎一,思以求朋,未能一也。一以,不思而至。 (6)夫少则得,多则。涂虽殊,其归则同;虑虽百,其致不二。苟识其要,不在博求;一以贯之,不虑而尽矣。 (7)义,理之微者也。神寂然不动,而遂通,故能乘天下之微,会而通其用也。 (8)利用之,由安其而后动也。义由于神,以致其用;利用由于安,以崇其德。理必由乎其宗,事各本乎其。归则宁,天下之理得也。若役其思虑,以求动用,忘其安,以殉功,则伪弥多而理愈失,名弥而累愈彰矣。 《易》曰:“困于石,据于蒺藜,于其,不见其妻,凶。”曰:“非所困而困焉,名必辱。非所据而据焉,必危。既辱且危,死期将至,妻其可得见耶?”《易》曰:“公用隼于墉之上,获之,无不利。”曰:“隼者,禽也。弓矢者,也。之者,人也。君,待时而动,何不利之有。动而不括,是以而有获。语成而动者也”(1)。曰:“小人不耻不仁,不畏不义,不见利不劝,不威不惩。小惩而大诫,此小人之福也。《易》曰:‘履校灭趾,无咎。’此之谓也。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小人以小善为无益而弗为也,以小恶为无伤而弗去也。故恶积而不可揜,罪大而不可解。《易》曰:‘何校灭耳,凶。’”曰:“危者,安其位者也。亡者,保其存者也。者,有其治者也。是故君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是以安而国家可保也。《易》曰:‘其亡其亡,系于苞桑。’”曰:“德薄而位尊,知小而谋大,力小而任重,鲜不及矣。《易》曰:‘鼎折足,覆公餗,其形渥,凶。’言不胜其任也。”曰:“知几其神乎?君不谄,下不渎,其知几乎(2)!几者,动之微。吉之先见者也(3)。君见几而作,不俟终日。《易》曰:‘介于石,不终日,贞吉。’介如石焉,宁用终日,断可识矣(4)。君知微知彰,知柔知刚,万夫之望”(5)。曰:“颜氏之,其殆庶几乎?有不善,未尝不知,知之未尝复行也”(6)。《易》曰:‘不远复,无祇悔,元吉’(7)。天地絪缊,万化醇,男女构,万化生。《易》曰:‘三人行,则损一人;一人行,则得其友。’言致一也”(8)。曰:“君安其而后动,易其心而后语,定其而后求。君修此三者,故全也。危以动,则民不与也。惧以语,则民不应也。无而求,则民不与也。莫之与,则伤之者至矣。《易》曰:‘莫益之,或击之,立心勿恒,凶’”(9)。 (1)括,结也。君待时而动,则无结阂之患也。 (2)形而上者况之。形而下者况之。于不冥而有求焉,未离乎谄也。于不绝而有焉,未免乎渎也。能无谄、渎,穷理者乎? (3)几者去无有,理而无形,不可以名寻,不可以形睹者也。唯神也不疾而速,而遂通,故能朗然玄昭,鉴于未形也。合抱之木,起于毫末。吉凶之彰,始于微兆,故为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