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颜渊死,曰:噫!天丧予!天丧予!”
[疏]“颜渊死”至“谁为”
○正义曰:“哭之恸”者,恸,过哀也。言夫
哭颜渊,其悲哀过甚。“从者曰:
恸矣”者,从者,众弟
。见夫
哀过,故告曰:“
恸矣。”“曰:有恸乎”者,时夫
不自知已之悲哀过,故答曰:有恸乎邪。“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者,因弟
言已悲哀过甚,遂说已之过哀亦当于理,非失也。夫人,谓颜渊。言不于颜渊哭之为恸,而更于谁人为恸乎?
○正义曰:此章称颜回之好学也。季康,鲁执政大夫,故言氏称对。此与哀公问同而答异者,以哀公迁怒贰过,故因答以谏之。康
无之,故不云也。
,故三覆读此也。
[疏]“颜渊”至“三也”
[疏]“季路”至“知死”
○正义曰:“颜渊死,门人厚葬之”者,门人,颜渊之弟
,以其师有贤行,故
丰厚其礼以葬之也。“
曰:不可”者,礼,贫富有宜。颜渊贫,而门人
厚葬,故不听之,曰不可也。“门人厚葬之”者,初咨孔
,孔
不听,门人故违孔
,而卒厚葬之也。“
曰:回也视予犹父也”者,此下孔
非其厚葬之语也。言回也师事于已,视已犹如其父也。“予不得视犹
也”者,言回自有父存,父意
听门人厚葬,我不得割止之,故曰“予不得视犹
也”“非我也,夫二三
也”者,言厚葬之事,非我所为,夫门人二三
为之也。非其厚葬,故云耳。
○注“孔曰”至“辞也”
季路问事鬼神。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陈曰:“鬼神及死事难明,语之无益,故不答。”
颜渊死,颜路请之车以为之椁。孔曰:“路,渊父也。家贫,
请孔
之车,卖以作椁。”
曰:“才不才,亦各言其
也。鲤也死,有棺而无椁。吾不徒行以为之椁。以吾从大夫之后,不可徒行也。”孔曰:“鲤,孔
之
,伯鱼也。孔
时为大夫,言从大夫之后,不可以徒行,谦辞也。”
[疏]“颜渊死”至“徒行也”
颜渊死。曰:“噫!包曰:“噫,痛伤之声。”天丧予!天丧予!”天丧予者,若丧已也。再言之者,痛惜之甚。
○正义曰:此并三章记颜回死时孔之语也。“颜渊死,颜路请
之车以为之椁”者,路,颜渊父也。家贫,
请孔
之车,卖以作椁也。“
曰:才不才,亦各言其
也。鲤也死,有棺而无椁。吾不徒行以为之椁”者,此举亲喻疏也。言渊才、鲤不才虽异,亦各言其
则同。我
鲤也死时,但有棺,以家贫而无椁,吾不卖车以作椁。今女
死,安得卖我车以作椁乎?“以吾从大夫之后,不可徒行也”者,此言不可卖车作椁之由。徒行,步行也。以吾为大夫,不可徒行故也。孔
时为大夫,言从大夫之后者,谦辞也。
季康问:“弟
孰为好学?”孔
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
[疏]“季康问:弟
孰为好学?孔
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
○正义曰:此
○正义曰:云“鲤,孔之
,伯鱼也”者,《世家》文也。云“孔
时为大夫,言从大夫之后,不可以徒行,谦辞也”者,案《孔
世家》:“定公十四年,孔
年五十六,由大司寇摄行相事。”鲁受齐女乐,不听政三日,孔
遂适卫。历至宋、郑、陈、蔡、晋、楚,去鲁凡十四岁而反乎鲁,然鲁终不能用。孔
亦不求仕,以哀公十六年卒,年七十三。今案颜回少孔
三十岁,三十二而卒,则颜回卒时,孔
年六十一,方在陈、蔡矣;伯鱼年五十,先孔
死,则鲤也死时,孔
盖年七十左右,皆非在大夫位时。而此注云“时为大夫”未知有何所据也。杜预曰:“尝为大夫而去,故言后也。”据其年,则颜回先伯鱼卒,而此云颜回死,颜路请
之车以为之椁,
曰“鲤也死,有棺而无椁”又似伯鱼先死者。王肃《家语》注云:“此书久远,年数错误,未可详也。”或以为假设之辞也。徒犹空也,谓无车空行也,是步行谓之徒行,故《左传》襄元年“败郑徒兵于洧上”杜注云:“徒兵,步兵也。”
颜渊死,门人厚葬之。
曰:“不可。”礼,贫富有宜。颜渊贫,而门人
厚葬之,故不听。门人厚葬之。
曰:“回也视予犹父也,予不得视犹
也。非我也,夫二三
也。”
曰:“言回自有父,父意
听门人厚葬,我不得割止,非其厚葬,故云耳。”
○正义曰:噫,痛伤之声。“天丧予”者,孔痛惜颜渊死,言若天丧已也。再言之者,痛惜之甚。颜渊死,
哭之恸。
曰:“恸,哀过也。”从者曰:“
恸矣!”曰:“有恸乎?孔曰:“不自知已之悲哀过。”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