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问明。
曰:“浸
之谮,肤受之愬,不行焉,可谓明也已矣。郑曰:“谮人之言,如
之浸
,渐以成之。”
曰:“肤受之愬,
肤外语,非其内实。”浸
之谮,肤受之愬,不行焉,可谓远也已矣。”
曰:“无此二者,非但为明,其德行
远,人莫能及。”
○正义曰:此章贵尚文章也。“棘成曰:君
质而已矣,何以文为”者,卫大夫棘
成言曰:君
之人,淳质而已,则可矣,何用文章乃为君
?意疾时多文章。“
贡曰:惜乎!夫
之说君
也,驷不及
”者,夫
指
成也。
贡闻
成言君
不以文,为其言过谬,故叹曰:可惜乎!棘
成之说君
也,过言一
于
,驷
追之不及。
[疏]“张”至“已矣”
○注“曰:肤受之愬,
肤外语,非其内实”
[疏]“贡问政”至“不立”正义曰:此章贵信也。“
曰:足
,足兵,民信之矣”者,此答为政之事也。足
则人知礼节,足兵则不轨畏威,民信之则服命从化。“
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者,
贡复问曰:若不获已而除去,于此三者之中何者为先?“曰:去兵”者,孔
答言,先去兵。以兵者凶
,民之残也,财用之蠹也,故先去之。“
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者,
贡复问:设若事不获已,须要去之,于此
与信二者之中先去何者?“曰:去
。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者,孔
答言,二者之中先去
。夫
者,人命所须,去之则人死。而去
不去信者,言死者古今常
,人皆有之,治国不可失信,失信则国不立也。
贡问政。
曰:“足
,足兵,民信之矣。”
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
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
。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孔曰:“死者,古今常
,人皆有之。治
不可失信。”
棘成曰:“君
质而已矣,何以文为?”郑曰:“旧说云:棘
成,卫大夫。”
贡曰:“惜乎!夫
之说君
也,驷不及
。郑曰:“惜乎!夫
之说君
也,过言一
,驷
追之不及。”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鞟,犹犬羊之鞟。”孔曰:“
去
曰鞟。虎豹与犬羊别者,正以
文异耳。今使文质同者,何以别虎豹与羊犬邪?”
[疏]“棘”至“之鞟”
○正义曰:此章言人当任命友贤也。“司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者,亡,无也。
兄桓魋行恶,死亡无日,故
常忧而告人曰:“他人皆有兄弟,若桓魋死亡之后,我为独无兄弟也。”“
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
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
何患乎无兄弟也”者,
夏见
忧无兄弟,以此言解之也。商,
夏名,谦,故云商闻之矣,示非妄谬也。言人死生短长,各有所禀之命,财富位贵则在天之所予,君
但当敬慎而无过失,与人结
恭谨而有礼。能此疏恶而友贤,则东夷、西戎、南蛮、北狄,四海之内,九州之人,皆可以礼亲之为兄弟也。君
何须忧患于无兄弟也。
○正义曰:云“兄桓魋行恶,死亡无日”者,案哀十四年《左传》云:“宋桓魋之
害于公,公将讨之。未及,魋先谋公。公知之,召皇司
仲及左师向巢,以命其徒攻桓氏。向魋遂
于曹以叛。民叛之,而奔卫,遂奔齐。”是其行恶死亡之事也。桓氏即向魋也,又谓之桓司
,即此桓魋也。
○正义曰:此章论人之明德。“张问明”者,问于孔
,何如可谓之明德也。“
曰:浸
之谮,肤受之愬,不行焉,可谓明也已矣”者,此答为明也。夫
之浸
,渐以坏
,
肤受尘,渐成垢秽。谮人之言,如
之浸
,
肤受尘,亦渐以成之,使人不觉知也。若能辨其情伪,使谮愬之言不行,可谓明德也。“浸
之谮,肤受之愬不行焉,可谓远也已矣”者,言人若无此二者,非但为明,其德行可谓
远矣,人莫能及之也。
○注“郑曰”至“兄弟”
司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郑曰:“
兄桓魋行恶,死亡无日,我为无兄弟。”
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
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
何患乎无兄弟也?”包曰:“君
疏恶而友贤,九州之人皆可以礼亲。”
[疏]“司”至“弟也”
○正义曰:愬亦谮也,变其文耳。肤受尘,垢秽其外,不能
内也,以喻谮毁之语,但在外萋斐构成其过恶,非其人内实有罪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