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七回巧应对安稳chu危途误因循夫恨(2/3)

通事:“如此我们是同乡,不知你还会打乡谈不会?”伯和:“如何不会?”便和他说了两句广东土话。通事大喜,又对洋人说了。那洋人便在衣袋里取洋纸、铅笔,画了许多洋字,给伯和。通事:“这个便是照会,你拿了这个,有洋人问你,你只要拿给他看,便没有留难的了。你在这里等着,我叫人来代你挑了箱,到至河沿,雇了小船,驳到大沽,便有烟台放来的运船,可以附了到烟台,再附船回去。”

不一会,果然来了十多人,称奉了洋大人之命,来代搬行李的。伯和便叫他们把八箱扛了,径扛到至河沿,叫了一只小船,运将下去。众人便要散去,①伯和叫住,解开了带,取了一片金叶,给作扛力钱。众人呼拜谢而去。这里小船,便摇向大沽去——

①直到此时,方知是药店,极写慌张情状也。

觉得痛极,也不甚么,捱去,回掩好了门,便在旁边一张椅上坐定。坐了良久,不见一人。捱到后面窥探,只见后面一个院,院里面,三间平屋。厢房便是厨房,锅灶尘封,像许久没有动用的样。仗着胆,走到平屋里一看,也不见一人,只有八个大衣箱放在地下。回到铺面上一看,原来是一家药店,竟是空无一人的了。①于是先把门下了拴,在柜内搜寻,见了些熟地、黄之类,便拿来归在一,打算把他代粮,在此权过几天。又搜好些膏药,便不对不对,先拿两贴在伤上贴了。自家仔细察,方知这枪弹中在大旁边的上,幸而未对着骨,便穿而过的。贴了膏药,便走到平屋里去。

把衣箱提了提,却是很沉重的。旁边一张床,无褥无席,只得扫了灰尘,胡躺下。从此就在这药铺里暂时躲避。②——

②使棣华知之,不知如何心痛也。

一路上有那洋兵巡哨小船,伯和都拿照会给他看,他看过了便放行,果然沿途无阻。到得大沽,果然泊了几十号运粮船。伯和便上了一船,叫人把八箱搬运上来,拣了一席之地坐下,又取了一片金叶,谢了小船。此时倚定船舱,回想自京以来,以至今日,犹如梦一般。同船之人,无非是离失散的,也有失了女的,也有失了父母兄弟的,如今聚在一起,真是“,断人对断人”一个个都是愁眉双锁,短叹长吁。伯和对此景象,也不免

①亏他这等机变。

①洋大人之命,即连工钱也不索,可叹。

过了五六天,总无人来,那伤慢慢的好了。却是那可以代粮的药也要尽了,打算舍了此,再奔他。忽然一天,外面打门声甚急,心中暗想:不好了,这是主人来了,如何对付他呢?忽又听得门外说话的声音,不是中国人,心中益发害怕,不敢开门,只坐在里面平房里发怔。此时外面打门之声更急,再听时,竟不是叩门,是拿重东西撞门的声音,益觉慌一团,不敢转动。忽听得“砰訇”一声,门已开了,闯了一群人。定睛看时,五个是洋人,两个是华人。五个洋人都拿着洋枪,先在铺面上看了一遍,然后一同来。伯和此时走投无路,暗暗叫苦:“今番死也!”那洋人看见了,便叽叽咕咕说了几句话,旁边那华人便传话:“兵问:‘你是甚么人?在这里甚么?’”伯和知这华人是个通事,顿时生机变来:“我是这铺里的伙计,东家避去了,叫我代他看守铺的。”①通事转告了洋人。又问:“你守了多少日了?”伯和:“一个多月了。”通事又和洋人说了好几句话。又问:“你莫非撒谎?这一个多月你吃甚么?喝甚么?”伯和:“我一月以来,只吃些熟地黄之类当饭;噙乌梅代茶。”说罢,在床上取熟地、乌梅给他看。通事又与洋人说了好几句。那洋人又取那乌梅在尖上舐了一下,笑了一笑,又说了几句。通事便:“兵说,‘难得中国有你这等好人。’你这里有甚么贵重东西?要到那里去?你说了,兵给你照会,送你境。”伯和:“也没有甚么贵重东西,只有这八。我和东家都是广东人,东家先回广东去了,临行时,叫我得便代他带这八回去。”通事吃惊:“怎么你是广东人,一的北边话?”伯和:“在北边多年了。”

伯和不胜之喜,谢了又谢,送大门——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