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卷三百九十七山溪(3/5)

萝摸石,一上三日,而达于山顶。行人止宿,则以縆蔓系腰,萦树而寝。不然,则堕于深涧,若沈黄泉也。复登措大岭,盖有稍似平处,路人徐步而进,若儒之布武也。其绝顶谓之孤云两角,彼中谚云:“孤云两角,去天一握。”淮阴侯庙在焉。昔汉祖不用韩信,信遁归西楚。萧相国追之,及于兹山,故立庙貌。王仁裕尝佐褒梁师王思同,南伐巴人,往返登陟,亦留题于淮阴祠。诗曰:“一握寒天古木深,路人犹说汉淮阴,孤云不掩兴亡策,两角曾悬去住心。不是冕旒轻布素,岂劳丞相远追寻。当时若放还西楚,尺寸中华未可侵。”崎岖险峻之状。未可殚言。(出《玉堂闲话》)



溪毒

江南间有溪毒,疾发时,如重伤寒。识之者,取水笔管,内于鼻中,以指弹之三五下,即出墨血,良久疾愈。不然,即致卒矣。(出《录异记》)

译文

山 玉笥山 大翮山 山精 石鸡山 新丰山 庆山 瓮峰 夸父山 插灶 河山石斛 终南乳洞 古铁锁 崖山 圣钟山 嵩梁山 石鼓山 射的山  怪山 鸣铙山

赣台 上霄峰 麦积山 斗山观 大竹路

溪 溪毒山

玉笥山

汉武帝好仙,在玉笥山顶上设置了降真坛大还丹灶。道士昼夜不停地祈祷,上天被他的至诚所感动,就降下一个白玉笥放在坛上。汉武帝派人去取它,刚到坛的旁边,忽然来了一阵大旋风,把玉笥给卷走了。因此取名叫玉笥山。

大翮山

王次仲是上郡人,少年时就有不同于别人的志向,把仓颉的旧文字改变为现今的隶书。秦始皇的时候,官务繁多,用次仲所改变的文字,办事就简便多了。因而召他进宫。王次仲心里有着追求真知的思想,穷究天文、占卜的奥妙。三次征召他都没来,始皇十分恼怒,认为他对皇帝不恭敬,下令用囚禁押解犯人的车把他送到京城,次仲正走着,忽然变成一只大鸟飞出囚车而去,落下两根翎在那座山上,因此其山峰有大翮山小翮山的名字。魏《土地记》说:“在沮阳城东北六十里,有大翮山和小翮山,山上神名大翮。庙的东面有温泉,温泉水能治疗各种疾病。涌出温泉的山,百姓叫它土亭山。山北面涌出的温泉水的温度比其他泉水都高。治病的人,要弄清楚各泉的情况再去应用。”

山精

吴时天门有个叫张盖的人,冬天与同村人一起去打猎。看见大树下有一个蓬草搭成的小屋,好像是供睡觉休息的地方,但是没有烟火。过了一会儿,见到一个人,身高有七尺,身上长毛而不穿衣了,背着几头死猿。张盖和他说话,没有回应。因此把他带了回去,关在一间空屋中,过了十几天,又送回原来的地方。

又:孙皓时期,在临海抓获一个毛人。《山海经》讲:山精好象是人,面部有毛。”这就是山精啊!因此《抱朴子》说:“山精形似小孩,但只有一只脚而且向后,喜好进攻人。他的名叫蚑,知道并且喊他,马上就自己退回去了。还有一个名叫超空,两个名都可以叫。”

还有,山精有的象鼓,红色,一只脚,他的名字叫浑。

还有的象人,高九尺,穿皮衣,戴斗笠,名叫金累。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