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帝”等十二字原缺,据《酉阳杂俎》十九补)于洛(“洛”原作“落”,据《酉阳杂俎》十九改)阳,以覆屋。前后词人诗中,多用“昔耶”梁简文帝《咏薇》曰:“缘阶覆碧绮,依檐映昔耶。”或言构木上多松栽,土木气泄,则瓦生松。大历中,修含元殿,有一人投状请瓦,且言瓦工唯我所能。祖父时尝瓦此殿矣,众工不能服。因曰:“若有能瓦毕不生瓦松乎?”众方服焉。又有李阿黑者,亦能治(“治”原作“至”,据《酉阳杂俎》十九改)屋,布瓦如齿,间不通綖,亦无瓦松。《本草》:“瓦衣谓之屋游。”(出《酉阳杂俎》)
瓦松赋
崔融《瓦松赋-序》云:“崇文馆瓦松者,产于屋溜之下。谓之木也,访山客而未详;谓之草也,验农皇而罕记。”赋云:“煌煌特秀,状金芝之产溜。历历虚悬,若星榆之种天。葩条郁毓,根祗连拳。间紫苔而裛露,凌碧瓦而含烟。”又曰:“惭魏宫之乌悲,恧汉殿之红莲。”崔公学博,无不该悉,岂不知瓦松已有著说乎?(出《酉阳杂俎》)
译文
芝(菌蕈附)
竹芝
梁简文帝的延香阁。大同十年的时候,竹林里长出灵芝草,长八寸,头盖像乳房,黑色。它的柄像荷藕的柄,柄内是空通的。柄的皮质全是纯白色,根下略微发红。长“乳房”的地方像一个竹节,剥下一层还能剥下另一层。从节处另长出一重,像结成的网罗,四面都有,周长有五六寸,圆转环绕,罩在柄上。它与柄的距离较远,并不附着在柄上。它像结网的许多网眼,轻巧可爱。它和柄都能互相脱离。查验《仙书》,这种灵芝与威喜芝相类似。
楼阙芝
隋大业年间,东都的永康门内,会昌门东,长出一百二十棵灵芝草。这些灵芝草就那么散生在地上,大约十步方圆的一块地方。它们都是紫茎白头,有的是白茎黑头。有的有枝,有的无枝。有的三枝,像古文字“出”那样。埋在地下的根,像细线一样,在大道的下边互相牵连着。乾阳殿东,东上阁门的槐树上,长出九棵灵芝。九棵灵芝长在一块木上,互相扶持着。中间一棵最高,其它八棵依次变矮,很像树阙,特别洁白。武贲郎将段文操留守在那里,并画图上表禀奏了皇上。
天尊芝
唐天宝年初,临川郡人李嘉家里的一根柱子上长出一棵灵芝,样子像天尊。太守张景佚把它截下来献入宫中。
紫芝
唐朝大历八年,卢州庐江县生长紫灵芝,高一丈五尺,类似的灵芝也很多。
参成芝
有一种灵芝草叫“参成芝”,弄断以后可以再接上。
夜光芝
夜光芝,一棵灵芝上结出九颗果实。果实落到地上,就像一面七寸镜。夜间看它,它像牛眼睛一样明亮。茅君在名曲山上种植它。
隐晨芝
有一种名叫“隐晨”的灵芝草,样子像斗,用星形成节,用茎织成网。
凤脑芝
《仙经》上说,在地上挖六尺深,把一枚环宝种到里边,浇上五盒黄水,用土牢固地修筑一下。三年后生长出一种东西来,苗像匏,果如桃,五色。有人给它起名叫“凤脑芝”,吃了它的果实,吐口唾沫就能变成凤凰,骑着凤凰便可升上太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