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以皇子继岌代张全义判六军 诸卫事故也。癸亥,以彰武、保大等军节度使、北平王高万兴可依前延州鄜州节度 使、检校太保、兼中书令、北平王。甲子,幸东宅。
夏四月己巳朔,帝御文明殿,具衮冕,受册尊号曰昭文睿武至德光孝皇帝。壬 申,以成德军节度行军司马、权知府事任圜为检校右仆射、权北面水陆转运制置使。 甲戌,以顺义军留后华温琪依前检校太保,充留后。乙亥,以天策上将军、武安等 军节度使、守太师、中书令、楚王马殷可依前守太师,兼尚书令。诏在京诸道节度 使、刺史、令各归本任。丁丑,以前幽州节度使、内外蕃汉马步总管、检校太师、 兼中书令李存审为宣武军节度使,余如故。
己卯,帝御文明殿,册魏国夫人刘氏为皇后。庚辰,赐霍彦威姓,名曰绍真。 癸未,以宋州节度使李继安依前检校太尉、同平章事、宋州节度使;以许州节度使 李继冲依前检校太尉、同平章事、许州节度使;以襄州节度使孔勍依前检校太傅、 同平章事、襄州节度使。甲午,以枢密副使、通议大夫、行内侍省内侍宋唐玉为左 监门卫将军同正,依前枢密副使;以内客省使、通议大夫、行内侍省内侍杨希朗为 右监门卫将军同正,依前内客省使:并赐推忠匡佐功臣。车驾幸龙门。丙戌,回鹘 遣使贡方物。己丑,以夏州节度使李仁福依前检校太师、兼中书令、夏州节度使, 封朔方王;以朔方、河西等军节度使韩洙依前检校太傅、兼侍中,充朔方、河西等 军节度使,灵、盐、威、警、雄、凉、甘、肃等州观察使。辛卯,以宣徽南院使、 判内侍省、兼内局、特进、左监门将军同正李绍宏为右领军卫上将军。癸巳,以静 江军节度使、扶风郡王马宾为检校太师、兼中书令,依前静江军节度使;以朗州节 度使马希振为检校太傅、兼侍中,依前朗州节度使。凤翔节度使、秦王李茂贞薨。
丙申,潞州小校杨立据城叛,以李嗣源为招讨使,陕州留后李绍真为副,率师 以讨之。
译文
同光二年(924)一月一日,庄宗到明堂殿接受朝贺,仪仗侍卫合于礼制。三日,南郊礼仪使、太常卿李燕进上太庙登歌酌献乐舞的名字,懿祖庙室的叫昭德之舞,献祖庙室的叫文明之舞,太祖庙室的叫应天之舞,昭宗庙室的叫永平之舞。五日,幽州报告,契丹进犯到瓦桥。任天平军节度使李嗣源为北面行营都招讨使,陕州留后霍彦威为副使,率军队救援幽州。三十日,已故宣武军节度副使、权知军州事、检校太傅王瓒追赠为太子太师。八日,下诏改朝元殿仍为明堂殿,又改崇勋殿为中兴殿。十一日,下诏改应顺门为永曜门,改太平门为万春门,改通政门为广政门,改凤明门为韶和门,改万春门为中兴门,改解卸殿为端明殿。
这一天,下诏说:“皇纲已经端正,皇宫已严整,凡朝内官吏,不应居住在外地。诏令各道所有内官,不管职位高低,必须逐个连家属一起来到京城,不得随意停留。”庄宗没登帝位时,宦官已有五百,到现在连同各道到京城的约有一千多人,都优待赏赐,衣服珍玩十分华丽奢侈,委托他们各种事务,当作心腹看待。唐朝时宦官任为朝内各部门使务,各镇监军,进出时都以皇帝名义号令,作威作福,唐昭宗因此亡国。到庄宗统治天下,应知以前事为鉴戒,一旦又复兴旧弊,议论的人都为之叹息。新罗王金朴英派使者朝贺。
十二日,有关官员上奏:“郊祀的前两天,迎接高祖、太宗、懿祖、献祖、太祖的神主合祭于太庙。”有议论认为既然是中兴唐朝,不应以追封的祖宗混杂在曾执国柄的祖宗之间按昭穆排列次序,从懿祖以下,应另外在代州建庙,就像后汉南阳的旧例那样。幽州北面军前来报告,契丹回到塞外,诏令李嗣源回师。凤翔节度使、秦王李茂贞上书,请求向庄宗行藩臣之礼节,庄宗优待回报了他。十三日,庄宗在中兴殿当面赐铁券给郭崇韬。有关官员上奏:“皇太后到京城,皇帝应在银台门内迎接。”下诏亲自到怀州迎接。中书上奏“:从二十三日后的散斋期间,车驾不应远出。”下诏改到河阳迎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