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只云“两务求安”时孟知祥其骨肉在京师者俱无恙焉,因遣使报璋,欲连表称谢。 璋怒曰:“西川存得弟侄,遂欲再通朝廷,璋之兒孙已入黄泉,何谢之有!”自是 璋疑知祥背己,始构隙矣。三年四月,璋率所部兵万余人以袭知祥。《九国志-赵 季良传》:季良尝与知祥从容语曰:“璋性狼戾,若坚守一城,攻之难克。”及闻 璋起兵,知祥忧形于色。季良曰;“璋不守巢穴,此天以授公也。”既而璋果败。 知祥与诸将率师拒之,战于汉州之弥牟镇。璋军大败,得数十骑,复奔于东川。 《九国志-赵廷隐传》:董璋袭广汉,将攻成都,时东川廪藏充实,部下多敢死之 士,其来也,众皆畏之。知祥亲督诸将,与璋战鸡纵桥前,颇为所挫。廷隐伪遁, 璋逐之,知祥与张公铎继进,璋军乱不成列,廷隐整阵,与知祥合击之,璋军大败。 先是,前陵州刺史王晖为璋所邀,寓于东川,至是因璋之败,率众以害之,传其首 于西川。
部分译文
张文礼,燕地人。开始时任刘仁恭偏将,性格凶险,颇多奸谋,言行庸俗卑下,和人交谈言语不逊,从少年到成年,专门心怀阴谋诡计。到跟随刘守文到沧州时,任偏师将军。当刘守文到燕蓟探视父亲时,张文礼便据城反叛,失败后,投奔王。。看到王。。不理政事,便百般迎奉当权者,以求往上爬。常常对王。。说自己有将才,孙子、吴起、韩信、白起,都不如自己。王。。赞赏他的话,赏赐很优厚,还收为义子,赐姓王,取名叫德明,从此常要他带兵。自柏乡战胜之后,常随从庄宗行军宿营。从来不看书,也没有方略,只不过是懦弱士兵中一个稍微出众的上将,说这个不懂战争的进退,说那个不识军机谋略,因此军人们便认为他是一位良将。
起初,梁将杨师厚在魏州,张文礼带三万赵兵夜里抢掠经、宗二地,又侵入贝郡。杨师厚先率步兵骑兵数千人,在唐店设下埋伏。张文礼大掠而返,士兵都收起甲胄武器,夜里唱着凯歌,走到唐店,杨师厚的伏兵四面合围,几乎杀尽赵兵,张文礼仅一人幸免。然而张文礼还对各位将军说大话,有人责备他说:“唐店之功,不须过于自夸。”张文礼大为惭愧。在镇州时间长了,见这里政治混乱,人心乖僻,因而常常心怀异志,酒酣之后,对身边人常发泄恶言,听的人无不寒心。只有王。。一点都不猜疑他,渐渐成为心腹,王。。任符习代替自己主管行营,任张文礼为防城使,张文礼自此专门窥伺寻找机会。当王。。杀李弘规后,把政事交给自己的儿子王昭祚。王昭祚性格偏狭乖戾,不识人情真伪,一贯养名持重,安然成为贵人,一旦权力在手,天天想取代自己的父亲,以前趋附王。。的人,无不遭到灭族的惩罚。
起初,李弘规、李蔼掌权管事,提拔亲朋故友,分别担任要职,所以奸邪之徒不能动摇政权,张文礼很有些畏惧。到李弘规被杀后,李弘规部下五百人害怕受牵连,将要逃散,聚在一起哭泣交谈,没有逃奔的地方。张文礼趁他们与王。。离心之机,暗地用奸诈的话激发他们说:“主公命令我把你们都活埋掉,我念你们十多年来手拿武器跟随我,为家为国南征北战,我若不立即杀你们,就得罪了主公,我如不说出来而杀了你们,又对不住你们。”众军都哭了。这天夜里张文礼领着他们作乱,杀死王。。父子,灭掉全族,只留下王昭祚的妻子朱氏与梁人打交道,旋即派人从小道秘密告诉梁朝说:“王氏死于乱军之中,普宁公主没出事。”张文礼应乱军主帅张友顺的要求成为镇州留后,到潭城上任管事。把这事告诉朝廷,并要求给予节旄,接着又写信劝唐庄宗当皇帝,庄宗姑且表示宽容,答应他做节度使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