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列传二十二(3/5)

成璋之逆节,由仁矩也。长兴元年冬十月,璋自率凶党,以攻其城。仁矩召军校谋 守战利害,皆曰:“璋久图反计,以赂诱士心,凶气方盛,未可与战,宜坚壁以守 之。傥旬浃之间,大军东至,即贼必退。”仁矩曰:“蜀兵懦,安能当我精甲!” 即驱之出战,兵未交,为贼所败。既而城陷,仁矩被擒,举族为璋所害。

康思立,晋阳人也。少善骑射,事武皇为爪牙,署河东亲骑军使。庄宗嗣位, 从解围于上党,败梁人于柏乡,及平蓟兵,后战于河上,皆有功,累承制加检校户 部尚书,右突骑指挥使。庄宗即位,继改军帅,赐忠勇拱卫功臣,加检校尚书右仆 射。天成元年,授应州刺史,寻移岚州,充北面诸蕃部族都监。三年,迁宿州团练 使。四年,领昭武军节度、利巴集等州观察处置等使。改赐耀忠保节功臣。长兴初, 朝廷举兵讨东川董璋,诏监西面行营军马都指挥使。二年,移镇陕州。《通鉴》: 潞王至灵宝,思立谋固守陕城以俟康义诚。先是,捧圣五百骑戍陕,为潞王前锋, 至城下,呼城上人曰:“禁军十万已奉新帝,尔辈数人奚为!徒累一城人涂地耳!” 于是捧圣卒争出迎,思立不能禁,不得已,亦出迎。清泰初,改授邢台,累官至检 校太傅,封会稽郡开国侯。二年,入为右神武统军。三年,充北面行营马军都指挥 使。是岁闰十一月,卒于军,年六十三。

思立本出阴山诸部,性纯厚,善抚将士,明宗素重之,故即位之始,以应州所 生之地授焉。其后历三郡三镇,皆得百姓之誉。末帝以其年高,征居环卫。及出幸 怀州,以北师不利,乃命思立统驾下骑军赴团柏谷以益军势,俄而杨光远以大军降 于太原,思立因愤激,疾作而卒焉。晋高祖即位,追其宿旧,为辍朝一日,赠太子 少师。

张敬达,字志通,代州人,小字生铁。父审,素有勇,事武皇为列校,历F直 军使,同光初,卒于军。敬达少以骑射著名,庄宗知之,召令继父职;平河南有功, 继加检校工部尚书。明宗即位,历捧圣指挥使、检校尚书左仆射。长兴中,改河东 马步军都指挥使,超授检校司徒,领钦州刺史。三年,加检校太保、应州节度使。 四年,迁云州。时以契丹率族帐自黑榆林至,云借汉界水草,敬达每聚兵塞下,以 遏其冲。契丹竟不敢南牧,边人赖之。清泰中,自彭门移镇平阳,加检校太傅,从 石敬瑭为北面兵马副总管,仍屯兵雁门。未几,晋高祖建义,末帝诏以敬达为北面 行营都招讨使,仍使悉引部下兵围太原,以定州节度使杨光远副焉。寻统兵三万, 营于晋安乡。末帝自六月继有诏促令攻取,敬达设长城连栅、云梯飞砲,使工者运 其巧思,穷土木之力。时督事者每有所构,则暴风大雨,平地水深数尺,而城栅崩 堕,竟不能合其围。九月,契丹至,敬达大败,寻为所围。晋高祖及蕃众自晋安寨 南门外,长百余里,阔五十里,布以氈帐,用毛索挂铃,而部伍多犬,以备警急。 营中尝有夜遁者,出则犬吠铃动,跬步不能行焉。自是敬达与麾下部曲五万人,马 万匹,无由四奔,但见穹庐如岗阜相属,诸军相顾失色。始则削木筛粪,以饲其马, 日望朝廷救军,及渐羸死,则与将士分食之,马尽食殚。副将杨光远、次将安审琦 知不济,劝敬达宜早降以求自安。敬达曰:“吾受恩于明宗,位历方镇,主上授我 大柄,而失律如此,已有愧于心也。今救军在近,旦暮雪耻有期,诸公何相迫耶! 待势穷,则请杀吾,携首以降,亦未为晚。”光远、审琦知敬达意未决,恐坐成鱼 肉,遂斩敬达以降。《契丹国志》:杨光远谋害张敬达,诸将高行周阴为之备,敬 达疏于防御,推远行周等。清晨,光远上谒,见敬达左右无人,遂杀之。

末帝闻其殁也,怆恸久之。契丹主告其部曲及汉之降者曰:“为臣当如此人!” 令部人收葬之。晋高祖即位后,所有田宅,咸赐其妻子焉。时议者以敬达尝事数帝, 亟立军功,及领籓郡,不闻其滥,继屯守塞垣,复能抚下,而临难固执,不求苟免, 乃近代之忠臣也。晋有天下,不能追懋官封,赏其事迹,非激忠之道也。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