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各壶尊二,在第三等。外官 每道间各概尊二,于下坛下。众星每道间各散尊二,于内壝之外。凡尊,设于神座 之左而右向。尊皆加勺冪,五帝、日、月以上,皆有坫,以置爵也。设御洗于午陛 东南,亚献、终献同洗于卯陛之南,皆北向。罍水在洗东,篚在洗西,南肆。篚, 实以巾爵也。分献,罍、洗、篚、冪各于其方陛道之左,内向。执尊、罍、篚、冪 者,各立于其后。玉币之篚于坛上下尊坫之所。
前祀一日,晡后,太史令、郊社令各常服,帅其属升,设昊天上帝神座于坛上 北方,南向。席以稿秸。高祖神尧皇帝神座于东方,西向,席以莞。五方帝、日、 月于坛第一等,青帝于东陛之北,赤帝于南陛之东,黄帝于南陛之西,白帝于西陛 之南,黑帝于北陛之西,大明于东陛之南。夜明于西陛之北,席皆以稿秸。五星、 十二辰、河汉及内官五十有五于第二等十有二陛之间,各依其方,席皆内向。其内 官有北辰座于东陛之北,曜魄宝于北陛之西,北斗于南陛之东,天一、太一皆在北 斗之东,五帝内座于曜魄宝之东,皆差在前。二十八宿及中官一百五十有九于第三 等,其二十八宿及帝座、七公、日星、帝席、大角、摄提、太微、太子、明堂、轩 辕、三台、五车、诸王,月星、织女、建星、天纪等一十有七皆差在前。外官一百 有五于内壝之内,众星三百六十于内壝之外,各依方次十有二道之间,席皆以莞。
若在宗庙,则前享三日,尚舍直长施大次于庙东门之外道北,南向。守宫设文 武侍臣次于其后,文左武右,俱南向。设诸享官、九庙子孙于斋坊内道东近南,西 向北上。文官九品又于其南,东方、南方蕃客又于其南,西向北上。介公、巂阝公 于庙西门之外,近南。武官九品于其南,西方、北方蕃客又于其南,东向北上。
前享一日,奉礼郎设御位于庙东南,西向。设享官公卿位于东门之内道南,执 事者位于其后,西向北上。卿史位于庙堂之下,一在东南,西向;一在西南,东向。 令史各陪其后。奉礼郎位于乐县东北,赞者二人,在南差退,俱西向。协律郎位于 庙堂上前楹之间,近西,东向。太乐令位于北县之间,北向。设从享之官位,九庙 子孙于享官公卿之南,昭、穆异位。文官九品以上,又于其南,东方、南方蕃客又 于其南,西向北上。介公、酅公位于西门之内道南,武官九品于其南,少西,西方、 北方蕃客又于其南,东向北上。设牲榜于东门之外,如郊之位。设尊彝之位于庙堂 之上下,每座斝彝一,黄彝一,牺尊、象尊、著尊、山罍各二,在堂上,皆于神座 之左。献祖、太祖、高祖、高宗尊彝在前楹间,北向;懿祖、代祖、太宗、中宗、 睿宗尊彝在户外,南向。各有坫焉。其壶尊二、太尊二、山罍四,皆在堂下阶间, 北向西上;簋、钘、笾、豆在堂上,俱东侧阶之北。每座四簋居前,四簠次之,六 登次之,六钘次之,笾、豆为后,皆以南为上,屈陈而下。御洗在东阶东南,亚献 又于东南,俱北向;罍水在洗东,篚在洗西,南肆。
享日,未明五刻,太庙令服其服,布昭、穆之座于户外,自西序以东:献祖、 太祖、高祖、高宗皆北厢南向,懿祖、代祖、太宗、中宗、睿宗南厢北向。每座黼 扆,莞席纷纯,藻席画纯,次席黼纯,左右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