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卷十二礼乐十二(2/3)

善舞》颛用西凉乐,声颇闲雅。每享郊庙,则《破阵》、《上元》、《庆善》 三舞皆用之。坐伎六:一《燕乐》,二《长寿乐》,三《天授乐》,四《鸟歌万 岁乐》,五《龙池乐》,六《小破阵乐》。《天授》、《鸟歌》,皆武后作也。天 授,年名。鸟歌者,有鸟能人言万岁,因以制乐。自《长寿乐》以下,用兹舞, 唯《龙池乐》则否。

是时,民间以帝自潞州还京师,举兵夜半诛韦皇后,制《夜半乐》、《还京乐》 二曲。帝又作《文成曲》,与《小破阵乐》更奏之。其后,河西节度使杨敬忠献 《霓裳羽衣曲》十二遍,凡曲终必遽,唯《霓裳羽衣曲》将毕,引声益缓。帝方浸 喜神仙之事,诏士司承祯制《玄真曲》,茅山士李会元制《大罗天曲》, 工侍郎贺知章制《紫清上圣曲》。太清成,太常卿韦縚制《景云》、《九真》、 《紫极》、《小长寿》、《承天》、《顺天乐》六曲,又制商调《君臣相遇乐》曲。

玄宗又尝以百匹,盛饰分左右,施三重榻,舞《倾杯》数十曲,壮士举榻, 不动。乐工少年姿秀者十数人,衣黄衫、文玉带,立左右。每千秋节,舞于勤政 楼下,后赐宴设酺,亦会勤政楼。其日未明,金吾引驾骑,北衙四军陈仗,列旗帜, 被金甲、短后绣袍。太常卿引雅乐,每数十人,间以胡夷之技。内闲厩使引戏, 五坊使引象、犀,场拜舞。人数百衣锦绣衣,帷中,击雷鼓,奏《小破阵乐》, 岁以为常。

大历元年,又有《广平太一乐》。《凉州曲》,本西凉所献也,其声本调, 有大遍、小遍。贞元初,乐工康昆仑寓其声于琵琶,奏于玉宸殿,因号《玉宸调》, 合诸乐,则用黄钟。其后方镇多制乐舞以献。河东节度使燧献《定难曲》。昭 义军节度使王虔休以德宗诞辰未有大乐,乃作《继天诞圣乐》,以为调,帝因作 《中和乐舞》。山南节度使于頔又献《顺圣乐

开元二十四年,升胡于堂上。而天宝乐曲,皆以边地名,若《凉州》、《伊 州》、《甘州》之类。后又诏调、法曲与胡新声合作。明年,安禄山反,凉州、 伊州、甘州皆陷吐蕃。

千秋节者,玄宗以八月五日生,因以其日名节,而君臣共为荒乐,当时俗多 传其事以为盛。其后盗起,陷两京,自此天下用兵不息,而离苑囿遂以荒堙, 独其余声遗曲传人间,闻者为之悲凉动。盖其事适足为戒,而不足考法,故不复 著其详。自肃宗以后,皆以生日为节,而德宗不立节,然止于群臣称觞上寿而已。

代宗繇广平王复二京,梨园供奉官刘日制《宝应长宁乐》十八曲以献,皆 调也。

唐之盛时,凡乐人、音声人、太常杂弟隶太常及鼓署,皆番上,总号音 声人,至数万人。

初,隋有法曲,其音清而近雅。其有铙、钹、钟、磬、幢箫、琵琶。琵琶圆 修颈而小,号曰“秦汉”,盖弦鼗之遗制,于胡中,传为秦、汉所作。其声 金、石、丝、竹以次作,隋炀帝厌其声澹,曲终复加解音。玄宗既知音律,又酷 法曲,选坐弟三百教于梨园,声有误者,帝必觉而正之,号“皇帝梨园弟女数百,亦为梨园弟,居宜北院。梨园法,更置小音声三十余人。帝幸 骊山,杨贵妃生日,命小张乐长生殿,因奏新曲,未有名,会南方荔枝,因名 曰《荔枝香》。帝又好羯鼓,而宁王善横笛,达官大臣慕之,皆喜言音律。帝尝 称:“羯鼓,八音之领袖,诸乐不可方也。”盖本戎羯之乐,其音太蔟一均,兹、 昌、疏勒、天竺皆用之,其声焦杀,特异众乐。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