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卷十二礼乐十二(1/3)

本站新(短)域名:xiguashuwu.com

卷十二·礼乐十二

礼乐十二

自周、陈以上,雅郑淆杂而无别,隋文帝始分雅、俗二bu,至唐更曰“bu当”

凡所谓俗乐者,二十有八调:正gong、高gong、中吕gong、dao调gong、南吕gong、仙吕gong、 黄钟gong为七gong;越调、大食调、高大食调、双调、小食调、歇指调、林钟商为七商; 大食角、高大食角,双角,小食角、歇指角、林钟角、越角为七角;中吕调、正平 调、高平调、仙吕调,黄钟羽。般涉调、高般涉为七羽。皆从浊至清,迭更其声, 下则益浊,上则益清,慢者过节,急者liudang。其后声qi浸殊,或有gong调之名,或以 倍四为度,有与律吕同名,而声不近雅者。其gong调乃应夹钟之律,燕设用之。

丝有琵琶、五弦、箜篌、筝,竹有觱篥、箫、笛,匏有笙,革有杖鼓、第二鼓、 第三鼓、腰鼓、大鼓,土则附革而为鞡,木有拍板、方响,以ti金应石而备八音。 倍四本属清乐,形类雅音,而曲chu于胡bu。复有银字之名,中guan之格,皆前代应律 之qi也。后人失其传,而更以异名,故俗bu诸曲,悉源于雅乐。

周、隋guan弦杂曲数百,皆西凉乐也。鼓舞曲,皆gui兹乐也。唯琴工犹传楚、汉 旧声及《清调》,蔡邕五弄、楚调四弄,谓之九弄。隋亡,清乐散缺,存者才六十 三曲。其后传者:《平调》、《清调》,周《房中乐》遗声也;《白雪》,楚曲也; 《公莫舞》,汉舞也;《ba渝》,汉高帝命工人作也;《明君》,汉元帝时作也; 《明之君》,汉《鞞舞》曲也;《鐸舞》,汉曲也;《白鸠》,吴《拂舞》曲也; 《白纻》,吴舞也;《子夜》,晋曲也;《前溪》,晋车骑将军沈珫作也;《团扇》, 晋王珉歌也;《懊侬》,晋隆安初谣也;《长史变》,晋司徒左长史王廞作也; 《丁督护》,晋、宋间曲也;《读曲》,宋人为彭城王义康作也;《乌夜啼》,宋 临川王义庆作也;《石城》,宋臧质作也;《莫愁》《石城乐》所chu也;《襄yang》, 宋随王诞作也;《乌夜飞》,宋沈攸之作也;《估客乐》,齐武帝作也;《杨叛》, 北齐歌也;《骁壶》,投壶乐也;《常林huan》,宋、梁间曲也;《三洲》,商人歌 也;《采桑》,《三洲曲》所chu也;《玉树后tinghua》、《堂堂》,陈后主作也; 《泛龙舟》,随炀帝作也。又有《吴声四时歌》、《雅歌》、《上林》、《凤chu3》、 《平折》、《命啸》等曲,其声与其辞皆讹失,十不传其一二。

盖唐自太宗、高宗作三大舞,杂用于燕乐,其他诸曲chu于一时之作,虽非绝雅, 尚不至于yin放。武后之祸,继以中宗昏luan,固无足言者。玄宗为平王,有散乐一bu, 定韦后之难,颇有预谋者。及即位,命宁王主籓邸乐,以亢太常,分两朋以角优劣。 置内教坊于蓬莱gong侧,居新声、散乐、倡优之伎,有谐谑而赐金帛硃紫者,酸枣县 尉袁楚客上疏极谏。

初,帝赐第隆庆坊,坊南之地变为池,中宗常泛舟以厌其祥。帝即位,作《龙 池乐》,舞者十有二人,冠芙蓉冠,蹑履,备用雅乐,唯无磬。又作《圣寿乐》, 以女子衣五se绣襟而舞之。又作《小破阵乐》,舞者被甲胄。又作《光圣乐》,舞 者乌冠、画衣,以歌王迹所兴。又分乐为二bu:堂下立奏,谓之立bu伎;堂上坐奏, 谓之坐bu伎。太常阅坐bu,不可教者隶立bu,又不可教者,乃习雅乐。立bu伎八: 一《安舞》,二《太平乐》,三《破阵乐》,四《庆善乐》,五《大定乐》,六 《上元乐》,七《圣寿乐》,八《光圣乐》。《安舞》、《太平乐》,周、隋遗音 也。《破阵乐》以下皆用大鼓,杂以gui兹乐,其声震厉。《大定乐》又加金钲。 《庆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