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新(短)域名:xiguashuwu.com
卷四十七
艺文一
自《六经》焚于秦而复chu于汉,其师傅之dao中绝,而简编脱luan讹缺,学者莫得 其本真,于是诸儒章句之学兴焉。其后传注、笺解、义疏之liu,转相讲述,而圣dao cu明,然其为说固已不胜其繁矣。至于上古三皇五帝以来世次,国家兴灭终始,僭 窃伪luan,史官备矣。而传记、小说,外暨方言、地理、职官、氏族,皆chu于史官之 liu也。自孔子在时,方脩明圣经以绌缪异,而老子著书论dao德。接乎周衰,战国游 谈放dang之士,田骈、慎到、列、庄之徒,各极其辩;而孟轲、荀卿始专脩孔氏,以 折异端。然诸子之论,各成一家,自前世皆存而不绝也。夫王迹熄而《诗》亡, 《离sao》作而文辞之士兴。历代盛衰,文章与时高下。然其变态百chu,不可穷极, 何其多也。自汉以来,史官列其名氏篇第,以为六艺、九zhong、七略;至唐始分为四 类,曰经、史、子、集。而藏书之盛,莫盛于开元,其著录者,五万三千九百一十 五卷,而唐之学者自为之书者,又二万八千四百六十九卷。呜呼,可谓盛矣!
《六经》之dao,简严易直而天人备,故其愈久而益明。其余作者众矣,质之圣 人,或离或合。然其jing1shen闳博,各尽其术,而怪奇伟丽,往往震发于其间,此所以 使好奇博爱者不能忘也。然凋零磨灭,亦不可胜数,岂其华文少实,不足以行远欤? 而俚言俗说,猥有存者,亦其有幸不幸者欤?今著于篇,有其名而亡其书者,十盖 五六也,可不惜哉。
初,隋嘉则殿书三十七万卷,至武德初,有书八万卷,重复相糅。王世充平, 得隋旧书八千余卷,太府卿宋遵贵监运东都,浮舟溯河,西致京师,经砥柱舟覆, 尽亡其书。贞观中,魏征、虞世南、颜师古继为秘书监,请购天下书,选五品以上 子孙工书者为书手,缮写藏于内库,以gong人掌之。玄宗命左散骑常侍、昭文馆学士 ma怀素为脩图书使,与右散骑常侍、崇文馆学士褚无量整比。会幸东都,乃就乾元 殿东序检校。无量建议:御书以宰相宋璟、苏颋同署,如贞观故事。又借民间异本 传录。及还京师,迁书东gong丽正殿,置修书院于著作院。其后大明gong光顺门外、东 都明福门外,皆创集贤书院,学士通籍chu入。既而太府月给蜀郡麻纸五千番,季给 上谷墨三百三十六wan,岁给河间、景城、清河、博平四郡兔千五百pi为笔材。两都 各聚书四bu,以甲、乙、丙、丁为次,列经、史、子、集四库。其本有正有副,轴 带帙签皆异se以别之。
安禄山之luan,尺简不藏。元载为相,奏以千钱购书一卷,又命拾遗苗发等使江 淮括访。至文宗时,郑覃侍讲,进言经籍未备,因诏秘阁搜采,于是四库之书复完, 分藏于十二库。黄巢之luan,存者盖鲜。昭宗播迁,京城制置使孙惟晟敛书本军,寓 教坊于秘阁,有诏还其书,命监察御史韦昌范等诸dao求购,及徙洛yang,dang然无遗矣。
甲bu经录,其类十一:一曰《易》类,二曰《书》类,三曰《诗》类,四曰 《礼》类,五曰《乐》类,六曰《chun秋》类,七曰《孝经》类,八曰《论语》类, 九曰谶纬类,十曰经解类,十一曰小学类。凡著录四百四十家,五百九十七bu,六 千一百四十五卷。不著录一百一十七家,三千三百六十卷。
《连山》十卷
司ma膺注《归藏》十三卷
《周易》卜商《传》二卷
孟喜《章句》十卷
京房《章句》十卷
费直《章句》四卷
marong《章句》十卷
荀shuang《章句》十句
郑玄注《周易》十卷
刘表《注》五卷
董遇《注》十卷
宋忠《注》十卷
王肃《注》十卷
王弼《注》七卷
又《大衍论》三卷
虞翻《注》九卷
陆绩《注》十三卷
姚信《注》十卷
荀辉《注》十卷
蜀才《注》十卷
王廙《注》十卷
干宝《注》十卷
又《爻义》一卷
黄颖《注》十卷
崔浩《注》十卷
崔觐《注》十三卷
何胤《注》十卷
卢氏《注》十卷
傅氏《注》十四卷
王又玄《注》十卷
王凯冲《注》十卷
荀氏《九家集解》十卷
ma、郑、二王《集解》十卷
王弼、韩康伯《注》十卷
二王《集解》十卷
张璠《集解》十卷
又《略论》一卷
谢万注《系辞》二卷
桓玄注《系辞》二卷
荀谚注《系辞》二卷
荀柔之注《系辞》二卷
宋褰注《系辞》二卷
宋明帝注《义疏》二十卷
张该等《群臣讲易疏》二十卷
梁武帝《大义》二十卷
又《大义疑问》二十卷
萧伟《发义》一卷
又《几义》一卷
萧子政《义疏》十四卷
又《系辞义》二卷
张讥《讲疏》三十卷
何妥《讲疏》十三卷
褚仲都《讲疏》十六卷
梁蕃《文句义疏》二十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