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卷二十二(10/10)

中国轻义而重利,不一定买到马而先丢了义。从前魏文帝想求购西域大珠,苏则认为如果皇恩达于四海,那么宝物就会不求自来;求购而得到它,就不值得宝贵。陛下不怕苏则的议论吗?”太宗便停派买马的使者。

之后尚书右仆射的职位空缺出来,太宗想用魏徵,魏徵推让,未任此职。皇太子承乾与魏王李泰彼此结仇,太宗说:“当今忠直贵重的朝臣,没人超过魏徵,我派他辅佐皇太子,统一天下之人的期望,太子的翅膀就能变硬。”于是任命他为太子太师。魏徵以病为由推辞其职,太宗下诏回答说:“汉太子以四皓为辅佐,我依靠您,也是这个意思。您虽卧病,也可保全太子。”

贞观十七年(634),魏徵病重。魏徵家里原无正寝,太宗命令停建小殿,用其材料为之营构,仅用五天完工。赐给魏徵素褥布被,以遵从其意愿。命令中郎将在他家值宿,有动静随时奏闻,所赐药品、膳食不计其数,宫中出使之人不绝于道。太宗亲临问疾,屏退左右,交谈终日才回宫中。后来又与皇太子一道来到魏徵家里,魏徵加盖朝服,拖着腰带。太宗悲痛忧闷,抚摸他流下眼泪,问他有何要求。魏徵回答说:“寡妇不忧纬线的多少,而忧虑宗周的危亡!”太宗准备把衡山公主嫁给魏徵的儿子叔玉,当时公主也随同来至其家,太宗对魏徵说:“您看一下新娘吧!”魏徵已说不出话。这天晚上,太宗梦见魏徵还像平日一样,天亮时,魏徵逝世。太宗亲临哭吊,极为悲痛,为之罢朝五天。太子在西华堂为魏徵举哀。天子下诏内外百官朝集使全都前去送葬,追赠他为司空、相州都督,定谥号为文贞,给予羽葆、鼓吹、班剑四十人,将他陪葬于昭陵。将下葬时,其妻裴氏推辞说:“魏徵平日节俭,现以一品官的礼节安葬,仪仗器物太多,不合他的本意。”太宗答应其请,便用素车载棺,白布做其帷幔,不用涂车及草人草马等物。

太宗登上禁苑西楼,遥望灵车而痛哭尽哀。晋王奉命在道旁设食祭奠。太宗亲做碑文,并书写出来刻在石上。还赐给其家封邑九百户。

太宗后来临朝,感叹地说:“以铜做镜子,可以端正衣冠;以古史为镜子,可以了解王朝兴废;以贤人做镜子,可以明白治政得失。我曾保有这样的三面镜子,对内防止自己的过失。如今魏徵逝世,亡失了一面镜子。我近派人到他家去,得到写了字的一张纸,仅写一半,其中可辨认的部分这样说:‘天下的事情,有善也有恶,任用善人则国家安定,任用恶人则使国家危亡。公卿大臣之内,感情有爱有恨,憎恨的人只见到可恨之处,喜爱的人只看见可爱之处。爱与恨之间,应当小心谨慎地对待。如果爱其人而又知其缺点,恨其人而又知其优点,除去邪恶而不犹疑,任用贤人而不猜测,国家就能兴旺发达了。’其大体内容就是这样。我反复思忖,恐怕难免犯这种错误。

公卿大臣随从侍卫可将这些话写在朝笏之上,见此情况一定要进行谏争。”

魏徵的身材容貌与普通人没多少不同,但有志气胆略,每次犯颜进谏,虽遇太宗暴怒,而神色不变,最终天子也为之收敛神威。议者说孟贲、夏育的勇气也不能与之相比。魏徵曾于上冢墓返回时上奏说“:近来闻知陛下将出行关南,既已准备好而后又中止,这是为什么?”太宗说“:怕您有言,便中断此行。”起初,天下丧乱之后,典章图籍散亡,魏徵上奏引荐诸儒收集校正秘书,使得国家图籍文献粲然完备。还曾因《小戴礼》综合汇录不合伦次,重新编写《类礼》二十篇,数年之后方才完成。太宗赞美其书,下令誊录后藏于内府。太宗本以武力平定天下,天下虽已大治,仍然不忘经略边疆蛮夷地区。因此魏徵每逢侍宴,演奏《破阵武德舞》,就低下头来不看,演至《庆善乐》时,就欣赏回味而不知疲倦,全是为了借此寓托讽切意思而已。

魏徵逝世后,太宗思念不已,登上凌烟阁观看功臣画像时,还赋诗痛悼魏徵。

有人闻知此事妒心大发,百般诋毁魏徵。

魏徵曾经推荐杜正伦、侯君集有才干能任宰相,到正伦因坐罢官,君集坐谋反罪被杀后,小人便指责魏徵曾阿附恶党;又说魏徵曾记下前后谏争之言,给史官褚遂良观看。太宗因此更为不满,便停止叔玉的婚事,仆倒为魏徵写的碑文,所以其家逐渐衰落。

辽东会战时,高丽、靺鞨兵马进犯唐军阵地,李责力等人尽力死战方才破敌。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