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是,帝作飞仙,徵上疏曰:
隋有天下三十余年,风行万里,威詹殊俗,一旦举而弃之。彼炀帝者,岂恶治 安、喜灭亡哉?恃其富,不虞后患也。驱天下,役万
,以自奉养,
女玉帛是 求,
宇台榭是饰,徭役无时,
戈不休,外示威重,内行险忌,谗邪者
,忠正 者退,上下相蒙,人不堪命,以致殒匹夫之手,为天下笑。圣哲乘机,拯其危溺。 今
观台榭,尽居之矣;奇珍异
,尽收之矣;姬姜淑媛,尽侍于侧矣;四海九州, 尽为臣妾矣。若能鉴彼所以亡,念我所以得,焚宝衣,毁广殿,安
卑
,德之上 也。若成功不废,即仍其旧,除其不急,德之次也。不惟王业之艰难,谓天命可恃, 因基增旧,甘心侈靡,使人不见德而劳役是闻,斯为下矣。以暴易暴,与
同
。 夫作事不法,后无以观。人怨神怒,则灾害生;灾害生,则祸
作;祸
作,而能 以
名令终鲜矣。
滞讼不决者,诏徵平治。徵不素习法,但存大,
事 以情,人人悦服。
左光禄大夫、郑国公。多病,辞职,帝曰:“公独不见金在鑛 何足贵邪?善冶锻而为
,人乃宝之。朕方自比于金,以卿为良匠而加砺焉。卿虽 疾,未及衰,庸得便尔?”徵恳请,数却愈牢。乃拜特
,知门下省事,诏朝章国 典,参议得失,禄赐、国官、防閤并同职事。
且我之所代,实在有隋。以隋府藏况今之资储,以隋甲兵况今之士,以隋
况今之百姓,挈长度大,曾何等级焉!然隋以富
而丧,动之也;我以贫寡而安, 静之也。静之则安,动之则
,人皆知之,非隐而难见、微而难察也。不蹈平易之 涂,而遵覆车之辙,何哉?安不思危,治不念
,存不虑亡也。方隋未
,自谓必 无
;未亡,自谓必不亡。所以甲兵亟动,徭役不息,以至戮辱而不悟灭亡之所由 也,岂不哀哉!夫监形之
恶,必就止
;监‘政之安危,必取亡国。《诗》曰: “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臣愿当今之动静,以隋为鉴,则存亡治
可得而知。思 所以危则安矣,思所以
则治矣,思所以亡则存矣。存亡之所在,在节嗜
,省游 畋,息靡丽,罢不急,慎偏听,近忠厚,远便佞而已。夫守之则易,得之实难。今 既得其所难,岂不能保其所易?保之不固,骄奢
泆有以动之也。
帝宴群臣积翠池,酣乐赋诗。徵赋《西汉》,其卒章曰:“终藉叔孙礼,方知 皇帝尊。”帝曰:“徵言未尝不约我以礼。”它日,从容问曰:“比政治若何?” 徵见久承平,帝意有所忽,因对曰:“陛下贞观之初,导人使谏。三年以后,见谏 者悦而从之。比一二年,勉受谏,而终不平也。”帝惊曰:“公何
验之?”对 曰:“陛下初即位,论元律师死,孙伏伽谏以为法不当死,陛下赐以兰陵公主园, 直百万。或曰:‘赏太厚。’答曰:‘朕即位,未有谏者,所以赏之。’此导人使 谏也。后柳雄妄诉隋资,有司得,劾其伪,将论死,
胄奏罪当徒,执之四五然后 赦。谓胄曰‘弟守法如此,不畏滥罚。”此悦而从谏也。近皇甫德参上书言‘修洛
,劳人也;收地租,厚敛也;俗尚
髻,
中所化也。’陛下恚曰:‘是
使 国家不役一人,不收一租,
人无发,乃称其意。’臣奏:‘人臣上书,不激切不 能起人主意,激切即近讪谤。’于时,陛下虽从臣言,赏帛罢之,意终不平。此难 于受谏也。”帝悟曰:“非公,无能
此者。人苦不自觉耳!”
是岁,大雨,谷、洛溢,毁寺十九,漂居人六百家。徵陈事曰:
文德皇后既葬,帝即苑中作层观,以望昭陵,引徵同升,徵孰视曰:“臣 昏,不能见。”帝指示之,徵曰:“此昭陵邪?”帝曰:“然。”徵曰:“臣以为 陛下望献陵,若昭陵,臣固见之。”帝泣,为毁观。寻以定五礼,当封一
县男, 徵请封孤兄
叔慈。帝怆然曰:“此可以励俗。”即许之。
后幸洛,次昭仁
,多所谴责。徵曰:“隋惟责不献
,或供奉不
,为此 无限,而至于亡。故天命陛下代之,正当兢惧戒约,奈何令人悔为不奢。若以为足, 今不啻足矣;以为不足,万此宁有足邪?”帝惊曰:“非公不闻此言。”退又上疏 曰:
《书》称“明德慎罚”“惟刑之恤”《礼》曰:“为上易事,为下易知, 则刑不烦。”“上多疑,则百姓惑;下难知,则君长劳。”夫上易事,下易知,君 长不劳,百姓不惑,故君有一德,臣无二心。夫刑赏之本,在乎劝善而惩恶。帝王 所与,天下画一,不以亲疏贵贱而轻重者也。今之刑赏,或由喜怒,或好恶。喜 则矜刑于法中,怒则求罪于律外;好则钻
羽,恶则洗垢索瘢。盖刑滥则小人
长,赏谬则君
消。小人之恶不惩,君
之善不劝,而望治安刑措,非所闻也。 且暇豫而言,皆敦尚孔、老;至于威怒,则专法申、韩。故
德之旨未弘,而锲薄 之风先摇。昔州犁上下其手而楚法以敝,张汤轻重其心而汉刑以谬,况人主而自
下乎!顷者罚人,或以供张不赡,或不能从
,皆非致治之急也。夫贵不与骄期而 骄自至,富不与奢期而奢自至,非徒语也。
臣闻为国基于德礼,保于诚信。诚信立,则下无二情;德礼形,则远者来格。 故德礼诚信,国之大纲,不可斯须废也。传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又曰:“同言而信,信在言前;同令而行,诚在令 外。”然则言而不行,言不信也;令而不从,令无诚也。不信之言,不诚之令,君 弗为也。
自王休明,绵十余载,仓廪愈积,土地益广,然而
德不日博,仁义不日厚, 何哉?由待下之情,未尽诚信,虽有善始之勤,而无克终之
。故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