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卷二十六(2/6)

玮早卒。中兴初,追封朗陵王。礻玄,本名礻俞,继蜀王愔。景龙四年, 加银青光禄大夫、秘书少监。开元十三年,改封广汉郡王、太仆卿同正员,薨。

祎。祎少有志尚,事母甚谨,抚弟祗等以友称。景龙四年,为太仆, 兼徐州别驾,加银青光禄大夫。少继江王嚣后,封为嗣江王。景云元年,复为德、 蔡、衢等州刺史。开元后,累转蜀、濮等州刺史。政号清严,人吏畏而服之。渐见 委任,为光禄卿,迁将作大匠。丁母忧去官,起复授瀛州刺史。又上表固请终制, 许之。十二年,改封信安郡王。十五年,服除,拜左金吾卫大将军、朔方节度副大 使、知节度事,兼摄御史大夫。寻迁礼尚书,仍充朔方军节度使。先是,石堡城 为吐蕃所据,侵扰河右。敕祎与河西、陇右议取之。祎到军,总率士伍,克期攻之。 或曰:“此城据险,又为吐蕃所惜,今总军,贼必并力拒守。事若不捷,退则 狼狈,不如军持重,以观形势。”祎曰:“人臣之节,岂惮艰险?必期众寡不敌, 吾则以死继之。苟利国家,此何惜?”于是督率诸将,倍,并力攻之,遂 石堡城,斩获首级,并获粮储械,其数甚众。仍分兵据守,以遏贼路。上闻之 大悦,始改石堡城为振武军,自是河、陇诸军游弈拓地千余里。十九年,契丹衙官 可突杀其王邵固,率落降于突厥。玄宗遣忠王为河北行军元帅以讨奚及契丹 两蕃,以祎为副。王既不行,祎率侍郎裴耀卿等诸副将分统兵于范之北, 大破两蕃之众,擒其酋长,余党窜山谷。军还,祎以功加开府仪同三司,兼关内 支度、营田等使,兼采访置使,仍与二官。祎既有勋绩,执政颇害其功,故其 赏不厚,甚为当时所叹。二十二年,迁兵尚书,为朔方节度大使。久之,坐事 为衢州刺史。俄历、怀二州刺史。天宝初,拜太少师,以年老仍听致仕。二 年,迁太太师,制,病薨,年八十余。上闻而痛惜者久之。祎居家严毅,善训 诸,皆有令命。三:峘、峄、岘,皆至达官,别有传。

右金吾将军。中兴初,封成王,拜左金吾大将军, 兼领益州大都督,又追赠其父为司空。三年,又领广州大都督、五府经略安抚大使。 节愍太诛武三思,千里与其王禧率左右数十人斫右延明门,将杀三思党与 宗楚客、纪讷等。及太兵败,千里与禧等坐诛,仍籍没其家,改姓蝮氏。睿宗 即位,诏曰:“故左金吾卫大将军成王千里,保国安人,克成忠义,愿除凶丑,翻 陷诛夷。永言沦没,良痛悼。宜复旧班,用加新,可还旧官。”又令复姓。

璄,中兴初封归政郡王,历宗正卿,坐千里事贬南州司,卒。

琨,则天朝历淄、卫、宋、郑、梁、幽六州刺史,有能名。圣历中,岭南獠反, 敕琨为招使,安辑荒徼,甚得其宜。长安二年卒官,赠司卫卿。神龙初,赠张掖 郡王。开元十七年,以祎贵,赠工尚书,追封吴王。

濮王泰,字惠褒,太宗第四也。少善属文。武德三年,封宜都王。四年, 封卫王,以继卫怀王霸后。贞观二年,改封越王,授扬州大都督。五年,兼领左武 候、大都督,并不之官。八年,除雍州牧、左武候大将军。七年,转鄜州大都督。 十年,徙封魏王,遥领相州都督,余官如故。太宗以泰好士文学,特令就府别置 文学馆,任自引召学士。又以泰腰腹洪大,趋拜稍难,复令乘小舆至于朝所。其 异如此。十二年,司苏勖以自古名王多引宾客,以著述为,劝泰奏请撰《括地 志》。泰遂奏引著作郎萧德言、秘书郎顾胤、记室参军蒋亚卿、功曹参军谢偃等就 府修撰。十四年,太宗幸泰延康坊宅,因曲赦雍州及长安大辟罪已下,免延康坊百 姓无今年租赋,又赐泰府官僚帛有差。十五年,泰撰《括地志》功毕,表上之, 诏令付秘阁,赐泰万段,萧德言等咸加给赐。俄又每月给泰料

祗,神龙中封为嗣吴王。景云元年,加银青光禄大夫。天宝十四载,为东平太 守。安禄山反,率众渡河,凶威甚盛,河南陈留、荥、灵昌等郡皆陷于贼。祗起 兵勤王,玄宗壮之。十五载二月,授祗灵昌太守,又左金吾大将军、河南都知兵 使。其月,又加兼御史中丞、陈留太守,持节充河南节度采访使,本官如故。五 月,诏以为太仆卿,遣御史大夫虢王代之。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