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年,迁殿中侍御史。其年,徐敬业据扬州作,左玉钤卫大将军李孝逸督 军讨之,则天诏元忠监其军事。孝逸至临淮,而偏将雷仁智为敬业先锋所败,敬业 又攻陷
州,回兵以拒孝逸。孝逸惧其锋,
甲不敢
。元忠谓孝逸曰:“朝廷以 公王室懿亲,故委以阃外之事,天下安危,实资一决。且海内承平日久,忽闻狂狡, 莫不注心倾耳,以俟其诛。今大军留而不
,则解远近之望,万一朝廷更命他将代 公,其将何辞以逃逗挠之罪?幸速
兵以立大效,不然,则祸难至矣。”孝逸然其 言,乃
勒士卒以图
讨。
圣历二年,擢拜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检校并州长史。未几,加银青 光禄大夫,迁左肃政台御史大夫,兼检校洛州长史。政号清严。长安中,相王为并 州元帅,元忠为副。时奉宸令张易之尝纵其家凌暴百姓,元忠笞杀之,权豪莫不 敬惮。时突厥与吐蕃数犯
,元忠皆为大总
拒之。元忠在军,唯持重自守,竟无 所克获,然亦未尝败失。
时敬业屯于下阿溪,敬业弟敬猷率偏师以淮
。元忠请先击敬猷,诸将咸曰: “不如先攻敬业,敬业败,则敬猷不战而擒矣。若击敬猷,则敬业引兵救之,是腹 背受敌也。”元忠曰:“不然,贼之劲兵
卒,尽在下阿,蚁聚而来,利在一决, 万一失捷,则大事云矣。敬猷本
博徒,不习战斗,其众寡弱,人情易摇,大军临 之,其势必克。既克敬猷,我之乘胜而
。彼若引救淮
,计程则不及,又恐我之
掩江都,必邀我于中路。彼则劳倦,我则以逸待之,破之必矣。譬之逐兽,弱者 先擒,岂可舍必擒之弱兽,趋难敌之
兵?恐未可也。”孝逸从之,乃引兵击敬猷, 一战而破之,敬猷脱
而遁。孝逸乃
军,与敬业隔溪相拒。前军总
苏孝祥为贼 所破,孝逸又惧,
引退。初,敬业至下阿,有
星坠其
,及是,有群乌飞噪于 阵上,元忠曰:“验此,即贼败之兆也。风顺荻乾,火攻之利。”固请决战,乃平 敬业。元忠以功擢司刑正,稍迁洛
令。
格而无其事。”良由中才之人不识大,恐赏赐勋 庸,倾竭仓库,留意锥刀,将此益国。徇目前之近利,忘经久之远图,所谓错之毫 厘,失之千里者也。且黔首虽微,不可欺以得志,瞻望恩泽,必因事而生心。既有 所因,须应之以实,岂得悬不信之令,设虚赏之科?比者师
无功,未必不由于此。 文
曰:“同言而信,信在言前;同令而行,诚在令外。”故商君移木以表信,曹 公割发以明法,岂礼也哉,有由然也。自苏定方定辽东,李勣破平壤,赏绝不行, 勋仍淹滞,数年纷纭,真伪相杂,纵加沙汰,未至澄清。臣以吏不奉法,慢自京师, 伪勋所由,主司之过。其则不远,近在尚书省中,不闻斩一台郎,戮一令史,使天 下知闻,天皇何能照远而不照近哉!神州化首,万国共尊,文昌政本,四方是则, 轨
宣风,理
攸在。臣是以披
不已,冒死尽言。
寻陷周兴狱,诣市将刑,则天以元忠有讨平敬业功,特免死贵州。时承敕 者将至市,先令传呼,监刑者遽释元忠令起,元忠曰:“未知敕虚实,岂可造次。” 徐待宣敕,然始起谢,观者咸叹其临刑而神
不挠。圣历元年,召授侍御史,擢拜 御史中丞。又为来俊臣、侯思止所陷,再被
于岭表。复还,授御史中丞。元忠前 后三被
,于时人多称其无罪。则天尝谓曰:“卿累负谤铄,何也?”对曰:“臣 犹鹿也,罗织之徒,有如猎者,苟须臣
作羹耳。此辈杀臣以求达,臣复何辜。”
中宗在时,元忠检校太
左庶
。时张易之、昌宗权
日盛,倾朝附之。 元忠尝奏则天曰:“臣承先帝顾眄,受陛下厚恩,不徇忠死节,使小人得在君侧, 臣之罪也。”则天不悦。易之、昌宗由是
怒。因则天不豫,乃谮元忠与司礼丞
戩潜谋曰:“主上老矣,吾属当挟太
而令天下。”则天惑其言,乃下元忠诏狱, 召太
、相王及诸宰相,令昌宗与元忠等殿前参对,反复不决。昌宗又引凤阁舍人 张说令执证元忠。说初伪许之,及则天召说验问,说确称元忠实无此语。则天乃悟 元忠被诬,然以昌宗之故,特贬授端州
要尉。
且明镜所以照形,往事所以知今,臣识不稽古,请以近事言之。贞观年中,万 年县尉司玄景舞文饰智,以邀乾没,太宗审其
诈,弃之都市。及征
丽也,总
张君乂击贼不
,斩之旗下。臣以伪勋之罪,多于玄景;仁贵等败,重于君乂。 向使早诛薛仁贵、郭待封,则自余诸将,岂敢失利于后哉?韩
云:“慈父多败
, 严家无格虏。”此言虽小,可以喻大。公孙弘有言:“人主病不广大,人臣病不节 俭。”臣恐天皇病之于不广大,过在于慈父,斯亦日月之一蚀也。又今之将吏,率 多贪暴,所务唯狗
,所求唯财
,无赵奢、吴起散金养士之风,纵使行军,悉是 此属。臣恐吐蕃之平,未可旦夕望也。
帝甚叹异之,授秘书省正字,令直中书省,仗内供奉。寻除监察御史。
中宗即位,其日驿召元忠,授卫尉卿、同中书门下三品。旬日,又迁兵尚书, 知政事如故。寻
拜侍中,兼检校兵
尚书。时则天崩,中宗居谅暗,多不视事, 军国大政,独委元忠者数日。未几,迁中书令,加授光禄大夫,累封齐国公,监修 国史。神龙二年,元忠与武三思、祝钦明、徐彦伯、柳冲、韦承庆、崔
、岑羲、 徐
等撰《则天皇后实录》二十卷。编次文集一百二十卷奏之。中宗称善,赐元忠
千段,仍封其
卫王府谘议参军升为任城县男。时元忠特承
荣,当朝用事。初 元忠作相于则天朝,议者以为公清。至是再居政事,天下莫不延首倾属,冀有所弘 益。元忠乃亲附权豪,抑弃寒俊,竟不能赏善罚恶,勉修时政,议者以此少之。四 年秋,代唐璟为尚书右仆
,兼中书令,仍知兵
尚书事,监修国史。未几,元忠 请归乡拜扫,特赐锦袍一领、银千两,并给千骑四人,充其左右,手敕曰:“衣锦 昼游,在乎兹日;散金敷惠,谅属斯辰。”元忠至乡里,竟自藏其银,无所赈施。 及还,帝又幸白
寺以迎劳之,其恩遇如此。
是时,安乐公主尝私请废节愍太,立己为皇太女。中宗以问元忠,元忠固称 不可,乃止。寻迁左仆
,余并如故。元忠又嫉武三思专权用事,心常愤叹,思
诛之。三年秋,节愍太
起兵诛三思,元忠及左羽林大将军李多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