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下诏说:“表彰古代贤人,保存对他们的祭祀,是要借此优侍礼遇贤能的人,使他们的后代得到表彰。
朕永远借鉴前贤,崇尚怀念德高望重的人,何尝不面对九州大地感叹,归心于千百年的圣哲。
那些自古来的贤人君子,凡能树立声名、建立贤德、佐治世务、医救时弊、广利他人、创建殊勋、有益于人民的人,都应为他们修建祠堂庙宇,按时祭祀。
他们的坟墓所在地,不许干犯践踏。
有关官员据此商酌定出具体条规,就符合朕的心意了。”六月二十九日,任命尚书令、太子太师杨素为司徒,晋封豫章王杨。。为齐王。
七月初一,任命卫尉卿卫玄为工部尚书。
初九,下令规定百官不能凭一般考核而增高品级,必须具有显著的道德品行、功绩才能才可提拔。
初十,提拔旧时自己为晋王时的王府旧臣鲜于罗等二十七人,授予不同的官职爵位。
二十二日,皇太子杨昭去世。
二十三日,上柱国、司徒、楚国公杨素去世。
八月初九,封皇孙杨絯为燕王,杨侗为越王,杨侑为代王。
九月十三日,立秦孝王杨俊的儿子杨浩为秦王。
十月初七,任命灵州刺史段文振为兵部尚书。
十二月初十,下诏令说:“前代的帝王,依凭时机创立帝业,统治人民,建立国家,面南执政,倍受礼尊。
然而时代变迁,年代长久,前代帝王的坟墓已残破毁坏,成了樵夫、牧童前去打柴放牧的地方。
墓地荒芜,坟头标记也分辨不清了。
提起这种沉沦破灭的情景,内心无比凄怆。
对自古以来的帝王陵墓,可供给附近十户人家,免除他们的杂役,让他们看守陵墓。”大业三年(607)正月十四日,命令对并州逆党中已被发配到边远地区而又逃跑了的人,在抓获他们的地方,即行斩决。
二十七日,长星掠过天空,它是从东边出现的,这现象二十天后才终止。
这月,武阳郡呈报说:黄河水清。
二月初十,彗星出现于奎宿位置,掠过文昌星,经大陵、五车、北河诸星,进入太微星,又掠过帝座星,前前后后百余天,这现象才终止。
三月初二,皇上返回京城。
初三,任命大将军姚辩为左屯卫将军。
初四,派遣羽骑尉朱宽出使流求国。
初六,河间王杨弘去世。
四月初二,下诏书说:“古代帝王观察民风询访民俗,都是为广大百姓而忧愁劳苦,也为了要安抚边远地区的人民。
自从周边少数民族归附以来,来不及亲自抚慰,崤山以东地区经历动乱,更须加以慰问抚恤。
现在打算去安抚黄河以北地区,巡视赵、魏两地,主管官员要按规矩办事。”初六,颁布法律命令,大赦天下,关内免除徭役三年。
十四日,改州制为郡制,改变度量衡制,全都依照古代的规格,改上柱国以下官职为大夫。
十六日,下诏说:天下的重大,决不是靠一人独自治理所能安定的;帝王的功业,岂能只依靠一个人的谋略。
自古以来,贤明的君王在推行政事、治理国家的时候,何尝不选用举荐有德有才的人,吸收有才情而失意不得进仕的人。
周朝宣称士子众多,汉代号称能得人才,朕常追念前代风范,而满怀敬仰思慕之情。
朕未明即起,背依屏风,整饰衣冠,等待天明,伸颈远望居于岩谷的隐士,想使他们置身于朝官的行列,希望与众多的人才一道安治各种事务。
然而进用贤才的事显得寂寞冷清,垂钓的隐士很少前来,难道是美玉藏匿其光彩,尚未遇到优秀的工匠,抑或他们隐居不仕的志操确坚似石,确乎难于改变?比照前哲,使朕失望和叹息!举凡在职的官员,好些是朕的左臂右膀,如果渡过大河,大臣们就如同是船和桨。
怎么能保有自己的荣华富贵,却隐藏着你们所知道的人才,只知终年悠闲自得,这是很没有意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