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卷十九(3/6)

十五已上,皆布田亩。桑 蚕之月,妇女十五已上,皆营蚕桑。孟冬,刺史听审邦教之优劣,定殿最之科品。 人有人力无牛,或有牛无力者,须令相便,皆得纳种。使地无遗利,人无游手焉。

缘边城守之地,堪垦食者,皆营屯田,署都使子使以统之。一子使当田五十顷, 岁终考其所入,以论褒贬。

是时频岁大水,州郡多遇沉溺,谷价腾踊。朝廷遣使开仓,从贵价以粜之,而 百姓无益,饥馑尤甚。重以疾疫相乘,死者十四五焉。至天统中,又毁东宫,造修 文、偃武、隆基嫔嫱诸院,起玳瑁楼。又于游豫园穿池,周以列馆,中起三山,构 台,以象沧海,并大修佛寺,劳役钜万计。财用不给,乃减朝士之禄,断诸曹粮膳 及九州军人常赐以供之。武平之后,权幸并进,赐与无限,加之旱蝗,国用转屈, 乃料境内六等富人,调令出钱。而给事黄门侍郎颜之推奏请立关市邸店之税,开府 邓长颙赞成之,后主大悦。于是以其所入,以供御府声色之费,军国之用不豫焉。 未几而亡。

后周太祖作相,创制六官。载师掌任土之法,辨夫家田里之数,会六畜车乘之 稽,审赋役敛弛之节,制畿疆修广之域,颁施惠之要,审牧产之政。司均掌田里之 政令。凡人口十已上,宅五亩;口九已上,宅四亩,口五已下,宅三亩。有室者, 田百四十亩,丁者田百亩。司赋掌功赋之政令。凡人自十八以至六十有四,与轻癃 者,皆赋之。其赋之法,有室者,岁不过绢一匹,绵八两,粟五斛;丁者半之。其 非桑土,有室者,布一匹,麻十斤;丁者又半之。丰年则全赋,中年半之,下年一 之,皆以时征焉。若艰凶札,则不征其赋。司役掌力役之政令。凡人自十八以至五 十有九,皆任于役。丰年不过三旬,中年则二旬,下年则一旬。凡起徒役,无过家 一人。其人有年八十者,一子不从役,百年者,家不从役。废疾非人不养者,一人 不从役。若凶札,又无力征。掌盐掌四盐之政令。一曰散盐,煮海以成之;二曰监 盐,引池以化之;三曰形盐,物地以出之;四曰饴盐,于戎以取之。凡监盐形盐, 每地为之禁,百姓取之,皆税焉。司仓掌辨九谷之物,以量国用。国用足,即蓄其 余,以待凶荒;不足则止。余用足,则以粟贷人。春颁之,秋敛之。

闵帝元年,初除市门税。及宣帝即位,复兴人市之税。武帝保定元年,改八丁 兵为十二丁兵,率岁一月役。建德二年,改军士为侍官,募百姓充之,除其县籍。 是后夏人半为兵矣。宣帝时,发山东诸州,增一月功为四十五日役,以起洛阳宫。 并移相州六府于洛阳,称东京六府。

武帝保定二年正月,初于蒲州开河渠,同州开龙首渠,以广溉灌。高祖登庸, 罢东京之役,除人市之税。是时尉迥、王谦、司马消难相次叛逆,兴师诛讨,赏费 钜万。及受禅,又迁都,发山东丁,毁造宫室。仍依周制,役丁为十二番,匠则六 番。及颁新令。制人五家为保,保有长。保五为闾,闾四为族,皆有正。畿外置里 正,比闾正,党长比族正,以相检察焉。男女三岁已下为黄,十岁已下为小,十七 已下为中,十八已上为丁。丁从课役。六十为老,乃免。自诸王已下,至于都督, 皆给永业田,各有差。多者至一百顷,少者至四十亩。其丁男、中男永业露田,皆 遵后齐之制。并课树以桑榆及枣。其园宅,率三口给一亩,奴婢则五口给一亩。丁 男一床,租粟三石,桑土调以绢絁,麻土以布,绢絁以匹,加绵三两。布以端,加 麻三斤。单丁及仆隶各半之。未受地者皆不课。有品爵及孝子顺孙义夫节妇,并免 课役。京官又给职分田。一品者给田五顷。每品以五十亩为差,至五品,则为田三 顷,六品二顷五十亩。其下每品以五十亩为差,至九品为一顷。外官亦各有职分田, 又给公廨田,以供公用。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