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卷十六(6/7)

开皇七年(587),摄图死去。

朝廷派长孙晟持节授他的弟弟处罗侯为莫何可汗,让他的儿子雍闾为叶护可汗。

处罗侯请长孙晟上奏朝廷说:“阿波被老天爷所灭,只与五、六千骑兵在山谷间,愿听圣旨,当取他献给朝廷。”高祖于是召文武百官商议这事。

乐安公元谐说:“请让他到阿波处,砍下阿波的头,以惩罚他的罪恶。”武阳公李充说:“请把他活捉入朝,当众杀他。”皇上对长孙晟说:“你以为如何?”长孙晟回答说:“若论突厥人背叛,那应该都予以施刑。

现在,他们兄弟互相消灭。

阿波有罪,但不是对国家。

如在他穷困时捉来杀他,恐怕不是招致远人的办法。

不如让阿波与处罗侯两存之。”皇上说:“好!”开皇八年,处罗侯死了,朝廷派长孙晟前往吊口言,并把陈国所献的宝物送给雍闾。

开皇十三年(593),内地流放者杨钦逃到突厥,诈言彭公刘昶和宇文氏女谋划反隋,说是他们派他来突厥,秘密地告诉公主的。

雍闾信了这话,就不向朝廷上贡了。

朝廷又派长孙晟出使突厥,观察情况。

公主见了长孙晟,出言不逊,又派她的相好的安遂迦与杨钦谋议,煽动迷惑雍闾。

长孙晟回到京师,把情况全部报告朝廷。

朝廷又派长孙晟去突厥要索杨钦。

雍闾想不给,假装说:“查了客人,没有这个人。”长孙晟于是贿赂他的达官,知道杨钦所在之处,夜里掩袭,抓住了他,给雍闾看,就便还揭发了公主偷汉子的事,突厥人感到很耻辱。

雍闾抓住安遂迦等人,都交给长孙晟。

皇上大喜,加授长孙晟开府,仍派他到突厥,亲自督杀大义公主。

雍闾又上表请求和亲通婚,朝廷将许可。

长孙晟又上奏说:“我看雍闾,反复无常,没有信义,只因与玷厥有矛盾,所以才依附我们国家。

即使与他联姻,最终肯定会反叛。

现在,他若得以娶公主为妻,承借国家威力,玷厥、染干肯定又会受他制约。

他强大以后再反叛,以后恐怕难以对付。

而且那染干是处罗侯的儿子,他家一向忠诚,到现在有两代了。

我此前与染干相见,也求与朝廷通婚,不如答应他,让他南迁,他兵少力弱,容易驯服,让他对付雍闾,以作边境的保卫。”皇上说:“好!”又派长孙晟告诉染干,同意他娶公主。

开皇十七年(597),染干派五百骑兵随长孙晟来朝廷迎接公主。

皇上以宗室之女封为安义公主,嫁给他。

长孙晟劝染干率众南迁,住在度斤旧镇。

雍闾很恨朝廷,动不动就来抢掠。

染干得知动静,马上派人上奏朝廷,因此贼人南下,朝廷总是先有防备。

开皇十九年(599),染干请长孙晟上奏,雍闾正在作攻城的器具,想攻打大同。

下诏发六总管兵,都由汉王节度,分路出塞讨伐。

雍闾十分恐惧,又与达头结盟,合力袭击染干,大战于长城之下。

染干失败,雍闾杀了他兄弟子侄,部落都逃散了。

染干与长孙晟只与五个骑兵连夜往南跑,天亮时,走了一百多里,收得几百骑兵,于是谋划道:“现在兵败入朝,只是一个降人罢了,大隋天子怎么会礼遇我?玷厥虽来袭击我,我们之间本无仇怨,如去投奔他,他必定会帮我。”长孙晟知道他心怀二志,于是秘密派随从到伏远镇,让他们快举烽火。

染干见四个烽火都举起来了,问长孙晟说:“城上为何燃烧烽火呢?”长孙晟骗他说:“那里城池很高,必定是远远地看见贼人来了。

我大隋国的办法是,如贼人少就举二烽,多了举三烽,很多举四烽。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