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卷二十八(4/7)

处,辄为所忌, 多拘禁之,后竟为兗州贼帅徐圆朗所杀。

权从父烈,字子将,美容仪,有器局,官至鹰扬郎将。有子德威,知名于世。

史臣曰:子盖雅有干局,质性严敏,见义而勇,临机能断,保全都邑,勤亦懋 哉!杨谅干纪,史祥著独克之效,群盗侵扰,义臣致三捷之功,此皆名重当年,声 流后叶者也。元寿弹奏行本,有意存夫名教,然其计功称伐,犹居义臣之后,端揆 之赠,不已优乎?文升东都解围,颇亦宣力,西京居守,政以贿成,鄙哉鄙哉,夫 何足数!刘权淮楚旧族,早著雄名,属扰攘之辰,居尉佗之地,遂能拒子邪计,无 所觊觎,虽谢勤王之谋,足为守节之士矣。

部分译文

○樊子盖

樊子盖字华宗,庐江人。

祖父樊道则,梁国的越州刺史。

父亲樊儒,侯景之乱时投奔北齐,官至仁州刺史。

樊子盖开始当武兴王的行参军,后出京任慎县县令,东汝、北陈二郡的太守,员外散骑常侍,封爵富阳县侯,食邑五百户。

北周武帝平定北齐后,授他仪同三司,郢州刺史。

隋高祖受北周禅让后,他以仪同身份统领乡兵,后授枞阳太守。

在平定陈国的战争中,他因有功被加授上开府,改封爵位为上蔡县伯,食邑七百户。

赐他缣帛三千段,粟米九千斛。

授他辰州刺史,不久调任嵩州刺史。

遭母丧离职。

不久,授他齐州刺史,他推辞,朝廷不许推辞。

这年,转任循州总管,同意他相机行事。

开皇十八年(598)入京,上奏朝廷岭南地图。

朝廷赐他良马和其他杂物,让他统领四州,令他回到任上去,派光禄少卿柳謇之在灞上为他饯行。

炀帝即位后,把他调回京师。

后转任凉州刺史。

樊子盖对炀帝说:“我从居住岭南,到现在十年了。

犬马之情,不胜恋恋。

我想在朝廷奔走当差,万死无恨。”炀帝赐给他缣采三百段,安慰、鼓励他,打发他到凉州赴任。

后来,授他银青光禄大夫、武威太守,以仁政出名。

大业三年(607)入京朝拜,炀帝把他带到内殿,特别夸奖他。

炀帝于是下诏书说:“设官之道,必在用贤;安民之术,莫如仁政。

龚、汲振仁德教化于前,张、杜垂清风廉政于后,共治天下,真是好地方官。

樊子盖干练、敏锐,品性清廉,从出守西边以来,仁爱为先,安抚有方,恩威得宜,处在脂膏之中而不揩油,喝了贪泉之水怎可改变他的品性?所以他能政绩突出,考察官吏,他为第一。

凡是在官位上的,没有哪个不是王臣,如能人人都想奉公尽职,各人施展其才能,我将垂拱而治,何愁天下不治呢?”于是提拔他当金紫光禄大夫,赐给他上千段缣帛,让他继续当太守。

大业五年(609),炀帝西巡,将到吐谷浑去。

樊子盖因那里多有瘴气,献青木香以防雾露。

炀帝回来,对他说:“人人都说你很清白,真这样吗?”樊子盖谢罪说:“我怎敢自称清廉,只是小心谨慎,不敢受贿罢了。”因此赐给他好吃的一百多斛。

炀帝又下诏书说:“搞好道德教化,真是通用的治民办法。

惩恶扬善,以明升降。

我亲自视察黄河以北地区,观察民风,经历各郡县,我都要考察政绩。

这里很少遵守法令,大多触犯刑律。

但金紫光禄大夫、武威太守樊子盖,操行清廉,始终不渝,立身正派,为政简明。

他恩威并举,宽严兼济,所以百姓怕他爱他,不至于迫使他把政治搞得很严酷。

他实在有养民的大功绩,实在是国家的好大臣,应加以褒奖,以弘扬正气。

授他右光禄大夫,仍旧当太守。”赐给他缣帛一千匹,粮食二千斛。

樊子盖又自陈说:“我是南方人,到了西边,常为外臣,未当京官,不能陪皇上,侍奉您。

我死在边城,没有遗恨,只请陛下明察。”炀帝说:“你侍奉我,只不过侍奉一个人罢了。

把西边委托给你,你就是万人之敌。

应该明白我的用意。”大业六年(610),炀帝到陇川宫避暑,又说想到河西去。

樊子盖盼望皇上去,盼望皇上巡视凉州。

炀帝知道了,下诏书说:“你向来心怀忠诚,听说我西幸,欣然盼望我去。

你的耿耿忠心,真应嘉奖。

应该保持这种纯洁的忠诚,直到最后。”这年,他到江都宫朝见皇上。

炀帝对他说:“富贵了却不回故乡去走走,就像穿着锦绣而夜里走路一样。”炀帝让子盖的故乡庐江郡搞个三千人的大聚会,赐给米麦六千石,让子盖回故乡拜谒祖坟,宴请父老乡亲,当时的人都以此为荣。

回京后授为民部尚书。

当时处罗可汗和高昌王都与朝廷通好,炀帝又让子盖任武威太守,与这两个蕃邦打交道。

辽东战争开始后,炀帝调他当左武卫将军,领兵出长岑道。

后因要给炀帝当宿卫,没去成。

提拔他当左光禄大夫,依旧当尚书。

这年炀帝回东都,让子盖任涿郡留守。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