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卷二十八(5/7)

动还是静,要想想这么做行不行。”于是赐给子盖良田、府第。

大业十年(614)冬天,炀帝回东都,对子盖说:“杨玄感造反,这是神明故意用这显示你的赤胆忠心罢了。

给你加官晋爵,我应该有所指示。”当天下诏书,让他晋爵为济公,说他功济天下,特意为他起这个名,并没有“济”这个郡国。

赐他缣帛三千匹,奴婢二十口。

他后来和苏威、宇文述在积翠亭陪皇上饮宴,炀帝亲自用金杯劝子盖喝酒,说:“好计谋要等你拿出来,就把这个金杯赐给你,以作为永远的祥瑞之物。”并赐他罗绮上百匹。

大业十一年(615),跟随炀帝到汾阳宫。

到了雁门,炀帝被突厥人包围,屡战不利。

炀帝想用精锐的骑兵突围出去,子盖劝阻说:“陛下是万乘之主,岂能轻忽?一朝狼狈,追悔不及。

不如守城以挫其锐气,四面的援兵,可立而待。

陛下有什么可担心的,以至要亲自突围呢?”他因此而垂泪哭泣说:“请陛下暂停辽东战争,以慰天下。

圣上亲自出去安抚众人,厚加赏赐,人心自奋,不足为忧。”炀帝听从了他的建议。

这以后援兵稍至,突厥人于是离去。

纳言苏威追论赏赐太重了,应该斟酌一下。

子盖坚持说不能失信。

炀帝说:“你想收买人心吗?”子盖默然,不敢回答。

他随炀帝回到东都,当时绛城反贼敬般陀、柴保昌等人率兵几万,汾阳、晋阳一带深以为苦。

下诏命令子盖进剿。

当时人多物盛,子盖不分善恶,把汾水以北的村落全烧了。

百姓十分惊骇,都去作强盗。

有些来投降的,不管老少全部活埋。

子盖拥有几万之众,却连年不能破贼,有诏书调他回京。

他又率兵进攻宜阳反贼,因病作罢,在京都府第中去世,时年七十二岁。

炀帝悲伤很久,回头对黄门侍郎裴矩说:“子盖临终时有什么话没有?”裴矩回答说:“子盖病重时,深以皇上雁门被困为耻。”炀帝听了,叹息不已,让百官到樊府吊口言,赐樊家缣帛三百匹,米五百斛,追赠他为开府仪同三司,谥号为“景”

送葬的有一万多人。

武威的官吏百姓听说他死了,没有不嗟叹痛惜的,为他立碑颂德。

樊子盖没有别的本事,带兵持重,未曾失败;治民明察,下不敢欺。

但他严酷少恩,敢于杀戮。

临终那天,看见断头鬼在他前后走来走去,当他的恶鬼。

○史祥

史祥字世休,朔方人。

父亲史宁,北周少司徒。

史祥少有文才武略,仕北周,为太子车右中士,袭爵位为武遂县公。

隋高祖受北周禅让后,授他仪同,兼管交州事,晋爵为阳城郡公。

史祥在交州,颇有仁政。

几年后,转任骠骑将军。

在伐陈战争中,他随宜阳公王世积,率水军出九江道,为先锋,与陈军交战,打败陈军,进占江州。

皇上听到消息,十分高兴,下诏书说:“我因陈叔宝世代为逆,肆虐百姓,所以命令诸军拯救那里的人民。

小寇狼狈为奸,仗着江湖之险,所以敢泛舟江湖,对抗王师。

你亲率所部,抓住机会奋勇进击,把敌人沉到江底又俘虏很多,其功很大。

又听说你率部攻占江州。

行军总管、襄邑公贺若弼既占京口,新义公韩擒虎攻克姑熟。

你骠骑将军既已渡江,自当所向无敌。

晋王的兵马将进建业,扫荡吴、越,为期不远。

你骠骑将军的高才壮志,是我所知道的。

望你好好经略,以立大功,得大赏,使富贵功名永垂史册。”升他为上开府。

不久,授他蕲州总管。

不久,调任左领左右将军。

后以行军总管身份,随晋王杨广在灵武进攻突厥,大破敌军。

升任右卫将军。

仁寿中(601~604),他率部屯扎弘化,以防备胡人。

炀帝那时任东宫太子,送书信给史祥说:将军领兵在塞外,胡虏清尘。

禾末马休兵,尚事打猎,足使李广惭愧于你的大勇,魏尚惭愧于你的大能。

超过这两位贤人的,只有你了。

往日我滥竽充数,得以领兵,振皇威于塞外,驱犬羊于大漠。

那是我们同行于军旅之中,相聚于军旗之下。

我们望龙城而怒发冲冠,看狼居而发愤振威。

将军你谋略盖世,勇往直前,但事不遂心,不能与你一起共事。

每每想到这里,我心里愁得什么似的。

将军你志向远大,我们早就如胶似漆,久而久之,我更敬重你,所以我们如同鱼水。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