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卷三十八(2/5)

○公孙景茂

赵轨,河南洛人也。父肃,魏廷尉卿。轨少好学,有行检。周蔡王引为记室, 以清苦闻。迁卫州治中。祖受禅,转齐州别驾,有能名。其东邻有桑,葚落其家, 轨遣人悉拾还其主,诫其诸曰:“吾非以此求名,意者非机杼之,不愿侵人。 汝等宜以为诫。”在州四年,考绩连最。持节使者郃公梁恭状上,祖嘉之, 赐三百段,米三百石,征轨朝。父老相送者各挥涕曰:“别驾在官,火不与 百姓,是以不敢以壶酒相送。公清若,请酌一杯奉饯。”轨受而饮之。既至 京师,诏与奇章公弘撰定律令格式。时卫王为原州总,上见年少,以轨所 在有声,授原州总。在夜行,其左右田中,暴人禾。轨驻待明, 访禾主酬直而去。原州人吏闻之,莫不改。后数年,迁硖州刺史,抚缉萌夷,甚 有恩惠。寻转寿州总长史。芍陂旧有五门堰,芜秽不修。轨于是劝课人吏,更开 三十六门,田五千余顷,人赖其利。秩满归乡里,卒于家,时年六十二。弘安、 弘智,并知名。

殿省。长九尺,志气不凡, 颇为氏所忌。内不自安,遂奔关西。周太祖见而之,引置左右。寻授都督,袭 爵为侯。大冢宰宇文护执政,引为中尉。叔略多计数,晓习时事,护渐委信之,兼 督内外。累迁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护诛后,齐王宪引为园苑监。时宪素有 吞关东之志,叔略因事数兵谋,宪甚奇之。建德五年,从武帝伐齐,叔略 锐,每战先士卒。以功加上开府,封清乡县公,邑千四百。拜汴州刺史,号 为明决。宣帝时,于洛营建东京,以叔略有巧思,拜营构监,室制度,皆叔略 所定。功未就而帝崩。尉迥之祖令叔略镇大梁。迥将宇文威来寇,叔略击走 之。以功拜大将军,复为汴州刺史。祖受禅,加位上大将军,爵安定郡公。在 州数年,甚有声誉。鄴都俗薄,号曰难化,朝廷以叔略所在著称,迁相州刺史,政 为当时第一。上降玺书褒之,赐三百段,粟五百石,班示天下。百姓为之语曰: “智无穷,清乡公。上下正,樊安定。”征拜司农卿,吏人莫不涕,相与立碑颂 其德政。自为司农,凡植,叔略别为条制,皆人意表。朝廷有疑滞,公卿所未 能决者,叔略辄为评理。虽无学术,有所依据,然师心独见,暗与理合。甚为上所 亲委,颎、杨素亦礼遇之。叔略虽为司农,往往参督九卿事。颇豪侈,每必 方丈,备陆。十四年,从祠太山,行至洛,上令录囚徒。状将奏,晨起,至 狱门,于上暴卒,时年五十九。上悼惜久之,赠亳州刺史,谥曰襄。

○房恭懿

开皇初,诏征朝,访以政术,拜汝南太守。郡废,转曹州司。在职数年, 以老病乞骸骨,优诏不许。俄迁息州刺史,法令清静,德化大行。时属平陈之役, 征人在路,有疾病者,景茂撤减俸禄,为饘粥汤药,分赈济之,赖全活者以千数。 上闻而嘉之,诏宣告天下。十五年,上幸洛,景茂谒见,时年七十七。上命升殿 坐,问其年几。景茂以实对。上哀其老,嗟叹久之。景茂再拜曰:“吕望八十而遇 文王,臣逾七十而逢陛下。”上甚悦,赐三百段。诏曰:“景茂修洁己,耆宿 不亏,作牧化人,声绩显著。年

公孙景茂,字元蔚,河间阜城人也。容貌魁梧,少好学,博涉经史。在魏,察 孝廉,策甲科,为襄城王长史,兼行参军。迁太常博士,多所损益,时人称为书 库。后历唐令、大理正,俱有能名。及齐灭,周武帝闻而召见,与语之,授济 北太守。以母忧去职。

房恭懿,字慎言,河南洛人也。父谟,齐吏尚书。恭懿,有局量, 达于从政。仕齐,释褐开府参军事,历平恩令、济守,并有能名。会齐亡,不得 调。尉迥之,恭懿预焉,迥败,废于家。开皇初,吏尚书苏威荐之,授新丰令, 政为三辅之最。上闻而嘉之,赐四百段,恭懿以所得赐分给穷乏。未几,复赐米 三百石,恭懿又以赈贫人。上闻而止之。时雍州诸县令每朔朝谒,上见恭懿,必呼 至榻前,访以理人之术。苏威重荐之,超授泽州司,有异绩,赐百段,良一 匹。迁德州司,在职岁余,卢恺复奏恭懿政为天下之最。上甚异之,复赐百段, 因谓诸州朝集使曰:“如房恭懿志存国,养我百姓,此乃上天宗庙之所佑助, 岂朕寡薄能致之乎!朕即拜为刺史。岂止为一州而已,当今天下模范之,卿等宜师 学也。”上又曰:“房恭懿所在之,百姓视之如父母。朕若置之而不赏,上天宗 庙其当责我。内外官人宜知我意。”于是下诏曰:“德州司房恭懿宰百里,毗 赞二籓,善政能官,标映伍。班条,实允佥属,委以方岳,声实俱。可使 持节海州诸军事、海州刺史。”未几,会国博士何妥奏恭懿尉迥之党,不当仕, 威、恺二人朋党,曲相荐举。上大怒,恭懿竟得罪,防岭南。未几,征还京师, 行至洪州,遇患卒。论者于今冤之。

○赵轨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