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干惠吃完后,对身边的人说:“在长安死,在这裹死,有不同吗?”于是就树起军旗吹响号角,召集各路败军返回。齐神武追击的骑兵惧怕若干惠,怀疑有伏兵,不敢逼近。若干惠抵达弘农,见到太祖,陈述贼军的情况,遗憾其大功即将告成,却功亏一篑,于是叹息不止。太祖认为他很勇敢。
不久他被拜为秦州刺史,还没有来得及到州部就任,又升任司空。若干惠性情刚直,有勇力,容貌魁武高大。善于抚慰统御部下,将士们没有不感激他的恩情的,人人都想为他尽忠。大统十二年,束魏将领侯景侵犯襄州,若干惠率兵击退了他。第二年,侯景请求归附西魏,朝中商议打算收拾河南,命令若干惠以本官的身份镇守鲁阳,作为声援。遇上生病,死于军中。
若干惠在各位将领中年龄最小。他早年丧父,侍奉母亲以孝顺闻名。太祖曾刚刚建成习箭用的射堂,和将领们一起饮宴射箭。若干惠私下晓良说:“母亲老了,什么时候能置办这些呢?”立担得知后,当天就将射堂移到若干惠的宅第。他就是这样受到太祖的看重。到他死时,太祖为他流泪很久。到了为若干惠办丧时,太祖又亲自前往吊唁。追赠他原职,加授秦州刺史,谧号为武烈。他的儿子若干凤继承他的爵位。
若干凤字达尘,年少深沉,有见识气度。大面末年,承袭父亲的长乐郡公爵位,娶太祖的女儿为妻。魏尘童二年,任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魏恭帝三年,任左宫伯。不久出任洛州刺史。召入任大驭中大夫。保定四年,追叙若干惠辅佐王命的功劳,封若干凤为徐国公,食邑增至五千户。建壁二年,任柱国。
怡峰字景阜,是辽西人。他原来姓默台,因为避乱而改姓。他的高祖叫怡宽,是燕国辽西郡郡守。魏道武时,率领民户归附朝廷,任羽真,赐爵为长她公。他的曾祖叫怡文,是冀州刺史。
怡峰年少时就从军征战,以骁勇闻名。永安年间,他代任龙骧将军,任都将,跟随贺拔岳征讨万俟丑奴,因功授任给事中、明威将军,又改任征虏将军、都督,赐爵为蒲阴县男。到贺拔岳被害时,怡峰和赵贵等人共同商议拥戴太祖。晋升为伯爵。当时原州刺史史归仍替侯莫陈悦守卫,太祖命怡峰和侯莫陈崇等讨伐擒获了他。
到齐神武和魏孝武帝结怨时,魏孝武帝频频敕令太祖挑选精锐士卒进入京师保卫。太祖就命怡峰和都督赵贵等人率轻装骑兵奔赴洛阳。抵达潼关时,正好遇上魏孝武帝西迁,怡峰便跟从太祖攻下回洛,收复潼关。怡峰被拜为安束将军、华州刺史。不久改任大都督。讨伐曹泥有功,晋爵为华阳县公,食邑一千户。大统三年,跟随太祖在小关击败窦泰。回来后,任散骑常侍、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又跟随太祖收复弘农,攻破沙苑,晋爵为乐陵郡公。随后又和元季海、独孤信收复洛阳。怡峰率奇兵抵达成皋,进入到外城,收没那裹的人口返回。束魏派行台任祥率步兵骑兵一万多人进攻颖川,怡峰又以五百名轻装骑兵截击他,从此他的威名变大。加授开府仪同三司。束魏包围洛阳,怡峰和元季海据守金墉。太祖到后,包围解除,接着又和东魏在河桥作战。当时怡峰为左军,失利,和李远率先退回,太祖因此班师。朝廷下韶恕免他的罪。任东西北三夏州诸军事、夏州刺史。后来他和于谨讨伐刘平伏,跟随太祖解除玉壁之围,平定柏谷坞,都立有功劳。凉州刺史宇文仲和造反,怡峰和于谨讨伐他.大统十五年,东魏围攻顿川,怡峰和赵贵前往支援。到达南阳,生病死去,当时他五十岁。
怡峰沉着刚毅有胆略,深受士卒的拥戴,当时被称为骁将。太祖长时间地悲叹哀悼他。追赠他为华州刺史,谧号为襄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