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卷二十二(4/7)

是萧宝夤派来的使者,官府准备捉拿他。

于是骑马悄悄返回,到潼关时,遇上大使杨侃。

杨侃对他说:“萧氏谋反已成定局,为什么还要自投虎口?”周惠达答道:“萧王被身边之人迷惑,今日前去,希望能使他改变想法。”周惠达赶到时,萧宝夤反叛已趋明显,无法劝说,被任命为光禄勋、中书舍人。

萧宝夤失败后,部属全都逃散,只有周惠达等几个人跟随他。

萧宝夤对他说:“人当富贵之时,身边的人都说要赴义捐生,等到遭遇危难,才知道困境中忠心难得。”贺拔岳捉住萧宝夤送到洛阳,留下周惠达担任府祭酒,给他衣服马匹,与他商议政事。

贺拔岳任关中大行台时,任命周惠达为从事中郎。

曾经出使洛阳,魏孝武帝与周惠达谈到世上艰难。

周惠达陈述天下形势,说贺拔岳诚心尽忠,只考虑平定叛乱,为国担忧。

言词激动真切,皇帝十分嘉许。

回来以后,把情况详细报告给贺拔岳。

贺拔岳说:“我受君王的任命,难道只会享受荣华富贵,而不为帝王的艰难担忧吗?你上奏的话,实在合我的心意。”从此更被亲近重用。

贺拔岳每次出征,总是命令周惠达留守。

又转任贺拔岳府属官。

贺拔岳被侯莫陈悦杀害以后,侯莫陈悦得到周惠达,想让他当官。

周惠达以有病推辞,不被允许,就逃入汉阳的麦积崖。

侯莫陈悦被平定以后,周惠达归附太祖,立即被任命为秦州司马,安定陇西。

太祖任大都督,率兵前往雍州时,又任命周惠达为府司马。

魏孝武帝诏命太祖娶冯翊长公主,任命周惠达为长史,赴洛阳奉迎。

到潼关时,魏孝武帝已经西迁,就命令周惠达先行。

太祖对周惠达说:“从前周室东迁,依靠的是晋国、郑国。

如今君王西迁,驾临关西,我虽然身当重任,而才能不如古人。

你应当尽力,共同完成功业,以博取富贵。”周惠达答道:“我在外作官多年,遇上您匡复国家的机会,富贵之事,不是我敢希望的。

只希望您威名德政传遍天下,我能够为此效点微薄之力,也就心满意足了。”太祖任大将军、大行台,任命周惠达为行台尚书、大将军府司马,封文安县子,食邑三百户。

太祖前去镇守华州,留下周惠达治理后方。

当时正值战乱,许多事情都需要料理。

周惠达营造兵器,储备粮食,考察兵马,接济军国,当时对他十分依赖。

任武安将军,授太子少傅,晋封伯爵,食邑增加三百户。

随即升中书令,晋封公爵,食邑增至九百户。

加卫大将军、左光禄大夫衔。

大统四年(538),兼任尚书右仆射。

当年,太祖与魏文帝东征,周惠达辅佐魏太子留守,总管后方政务。

周惠达多次推辞。

皇帝亲写诏书回答说:“此去无后顾之忧,只有委托你了。

你身负萧何、寇恂那样的重任,是我的诚心寄托。”邙山失利后,人心震惊。

赵青雀率领东部居民占据长安子城反叛,周惠达奉护魏太子居渭桥以北,进行抵抗。

大军返回,赵青雀等人被处死。

授吏部尚书。

很久以后,又担任右仆射。

当初关西草创基业,来不及制定礼乐。

周惠达与礼官斟酌原有典章,到这时礼法规矩才基本完备。

魏文帝在听朝堂奏乐时,回头对周惠达说:“这是你的功劳。”随即授仪同三司。

周惠达虽然身居显要职务,但是为人谦虚退让,善待部下,尽心奉公,提拔贤能。

人们都因此而敬服他。

十年去世。

儿子周题承袭爵位。

隋开皇初年,由于周惠达在前代功绩卓著,追封为萧国公。

冯景字长明,年轻时和周惠达志向相同互相友好。延昌年间,梁朝人劫掠徐、扬二州,冯景对萧宝夤说:“现在梁朝贼寇横行,朝廷思念能平定边境的将领。大王如果能率先为国效命,不仅能洗刷家国的耻辱,也是保全自身的长远策略。“萧实夤很同意他的话。萧实夤任大都督,任命冯景为功曹参军。后来又任右仆射,引荐冯景入尚书省,兼任尚书都令史。正光年间,萧宝夤任关西大行台,又任冯景代理陵江将军,兼任大行台都令史,跟从萧宝夤征讨。萧实夤将要起兵谋反,冯景坚决劝谏,但萧宾夤不听。

萧宝夤战败后,冯景回到洛阳。朝廷事先已得知冯景曾经进谏,所以赦免了他。任命他为奉车都尉。汝阳王元叔昭任陇右大行台,任用冯景为行台郎中。贺拔岳任大都督,又任命冯景为从事中郎。太祖平定侯莫陈悦,授任冯景为洛阳郡守,不久兼任行台左丞,留守原州。魏孝武帝西迁的时候,封冯景为高阳县伯,封地三百户。后来又升任散骑常侍、行台尚书,加任瀛州刺史。大统初年,兼摄泾州的官职。后来冯景因病去世。

杨宽字景仁,弘农华阴人。

祖父杨恩,在魏国任镇远将军、河间内史。

父亲杨钧,知识渊博,被推举为秀才,授大理平,转任廷尉正。

多次升迁,历任洛阳令、左中郎将、华州大中正、河南尹、廷尉卿、安北将军、七兵尚书、北道大行台、恒州刺史、怀朔镇将等职,在镇将任上去世。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