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卷二十二(5/7)

帝出居河内。

元天穆害怕,想不出对策,召集众将商议。

杨宽说:“吴人轻率,不是大王的对手。

何况孤军深入,军队疲惫,如同强弓射出的箭即将落地,再也难有作为。

希望直取成皋,会师伊、洛,平定带、襄,在此一举。

此事如同摧枯拉朽,大王还有什么怀疑?”元天穆赞同他的建议,于是率军前往成皋,命令杨宽、尔朱能担任后卫。

由于大家不同意,随即又返回石济。

杨宽在夜里迷失道路,误了约定期限。

众将都说:“杨宽从小就与北海王交好,今天不会再回来了。”元天穆答道:“杨宽不是那样去留轻率的人,他耽误了行程,一定有其他原因。

我可以为各位担保他。”话刚说完,巡逻骑兵报告杨宽到。

元天穆拍着大腿笑道:“我本来就知道他必定回来。”急忙出帐迎接,握着他的手说:“我正盼望着你呢!”当即赏给牛三十头、车五辆、丝织品十五车、羊三十头。

同元天穆到太行朝见孝庄帝,授散骑常侍、安东将军。

又担任都督,参与平定河内,围攻北中。

当时梁国将领陈庆之为元颢率军把守北门。

元天穆在包围圈外停住马,派杨宽到城下劝说陈庆之。

杨宽先自报姓名,然后同陈庆之交谈,晓以利害,劝他及早投降。

陈庆之不回答。

停了很久,才说:“您的兄长在此领兵,很想同您见面。”杨宽答道:“我兄既然屈服于大王的威严,沦为叛党,失去做臣子的道理,还有什么必要见面?刚才我先报姓名,难道不知道我哥哥在这里吗?只是由于讲信用就不必起疑,忠诚才是美德罢了。

我们兄弟之事,这里不用再说。

只希望将军考虑良策,自求多福。”元天穆听说这件事,对身边的人说:“杨宽与一般人大有不同,为什么如此不爱惜骨肉?”从此更加敬重他。

魏孝庄帝回到京师后,授他为中军将军、太府卿、华州大中正,封澄城县伯,食邑三百户。

尔朱荣被处死后,他的堂弟尔朱世隆等人率领部下烧毁城门,出城据守河桥,又回军进逼京师。

杨宽升任镇北将军、使持节、大都督,相机防卫京师。

尔朱世隆对杨宽说:“你难道忘了太宰的大恩?”杨宽答道:“太宰厚爱,待我以礼,但那是臣子之间的交情。

今天的事,是我侍奉君王应有的节操。”尔朱世隆向北逃跑,杨宽追到河内。

不久,尔朱兆攻陷洛阳,囚禁孝庄帝。

杨宽无法返回洛阳,只得从成皋投奔梁国。

到了建业,听说孝庄帝被害,杨宽守丧尽礼。

梁武帝认为他很有义气,待他十分优厚。

不久,以礼送他回朝。

抵达下邳时,尔朱仲远上奏恢复杨宽官职,留下他担任大行台吏部尚书。

孝武帝初年,改授散骑常侍、骠骑将军、给事黄门侍郎,监理佛经书事。

当时夏州守兵数千人占据兖州反叛,诏命杨宽兼任侍中,指挥各军讨平夏州。

中尉綦繧与杨宽有旧怨,诬告他有其他罪名,揭发杨宽。

孝武帝对近臣说:“杨宽清廉正直,我最清楚他无罪,只是不能杜绝法官的上奏。”把这件事交给廷尉去办,随即得以洗去冤屈,获得释放。

又授黄门侍郎,兼任武卫将军。

孝武帝与齐神武不和,于是召募骑马勇士,大大扩充宿卫人数。

任命杨宽为阁内大都督,专门总领禁军。

跟随孝武帝入函谷关,兼任吏部尚书。

总计随从护驾之功,晋封华山郡公,食邑一千二百户。

大统元年(535),升任车骑大将军、太子太傅、仪同三司。

三年,出使蠕蠕,奉迎魏文悼后。

回来后,授侍中、都督泾州诸军事、泾州刺史。

五年,任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都督东雍州诸军事、东雍州刺史。

十年,转任河州刺史。

十六年,兼任大丞相府司马。

朝廷议论,打算经营汉川,但梁国的宜丰侯萧循在南郑固守。

十七年,杨宽跟随大将军达奚武前去讨伐。

梁国武陵王萧纪派将领杨乾运率兵一万余人救援萧循,达奚武命令杨宽督率开府王杰、贺兰愿德等人中途截击。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