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祖拔弘农,破沙苑,皆先登陷 阵。转外兵郎中。从开府于谨援洛阳,景宣督课粮储,军以周 济。时初复洛阳,将修缮宫室,景宣率徒三千,先出采运。会 东魏兵至,司州牧元季海等以众少拔还,属城悉叛,道路拥塞。 景宣将二十骑,且战且走。从骑略尽,景宣轻马突围,手斩数 级,驰而获免,因投民家自匿。景宣以久藏非计,乃伪作太祖 书,招募得五百余人,保据宜阳,声言大军续至。东魏将段琛 等率众至九曲,惮景宣,不敢进。景宣恐琛审其虚实,乃将腹 心自随,诈云迎军,因得西遁。与仪同李延孙相会,攻孔城。 洛阳以南,寻亦来附。太祖即留景宣守张白坞,节度东南义军。 东魏将王元(凯)〔轨 〕入洛,景宣与延孙等击走之,以功授 大行台右丞。进屯宜阳,攻襄城,拔之,获郡守王洪显,俘斩 五百余人。太祖嘉之,征入朝。录前后功,封显亲县男,邑三 百户。除南阳郡守。郡邻敌境,旧制,发民守防三十五处,多 废农桑,而奸宄犹作。景宣至,并除之,唯修起城楼,多备器 械,寇盗敛迹,民得肄业。百姓称之,立碑颂德。太祖特赏粟 帛,以旌其能。迁广州刺史。
侯景举河南来附,景宣从仆射王思政经略应接。既而侯景 南叛,恐东魏复有其地,以景宣为大都督、豫州刺史,镇乐口。 东魏亦遣张伯德为刺史。伯德令其将刘贵平率其戍卒及山蛮, 屡来攻逼。景宣兵不满千人,随机奋击,前后擒斩三千余级, 贵平乃退走。进授使持节、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颍川陷后, 太祖以乐口等诸城道路阻绝,悉令拔还。襄州刺史杞秀以狼狈 得罪。景宣号令严明,戎旅整肃,所部全济,独被优赏。仍留 镇荆州,委以鸦南之事。
初,梁岳阳王萧察将以襄阳归朝,仍勒兵攻梁元帝于江陵。 察叛将杜岸乘虚袭之。景宣乃率骑三千,助察破岸。察因是乃 送其妻王氏及子嶚入质。景宣又与开府杨忠取梁将柳仲礼,拔 安陆、随郡。久之,随州城民吴士英等杀刺史黄道玉,因聚为 寇。景宣以英等小贼,可以计取之,若声其罪,恐同恶者众。 乃与英书,伪称道玉凶暴,归功英等。英果信之,遂相率而至。 景宣执而戮之,散其党与。进攻应城,拔之,获夏侯珍洽。于 是应、礼、安、随并平。朝议以景宣威行南服,乃授并安肆郢 新应六州诸军事、并州刺史。寻进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加侍中,兼督江北司二州诸军事,进爵为伯,邑五百户。唐州 蛮田鲁嘉自号豫州伯,引致齐兵,大为民患。景宣又破之,获 鲁嘉,以其地为郡。转安州刺史。梁定州刺史李洪远初款后叛, 景宣恶其怀贰,密袭破之,虏其家口及部众。洪远脱身走免。 自是酋帅慑服,无敢叛者。
燕公于谨征江陵,景宣别破梁司空陆法和司马羊亮于涢水。 又遣别帅攻拔鲁山。多造舟舰,益张旗帜,临江欲度,以惧梁 人。梁将王琳在湘州,景宣遗之书,谕以祸福。琳遂遣长史席 壑因景宣请举州款附。孝闵帝践阼,征为司宪中大夫,寻除基 鄀硖平四州五防诸军事、江陵防主,加大将军。
保定四年,晋公护东讨,景宣别讨河南。齐豫州刺史王士 良、永州刺史萧世怡并以城降。景宣以开府谢彻守永州,开府 郭彦守豫州,以士良、世怡及降卒一千人归诸京师。寻而洛阳 不守,乃弃二州,拔其将士而还。至昌州而罗阳蛮反,景宣回 军破之,斩首千级,获生口二千、杂畜千头,送阙。还次灞上, 晋公护亲迎劳之。
天和初,授荆州总管、十七州诸军事、荆州刺史,进爵千 金郡公。陈湘州刺史华皎举州款附,表请援兵。敕景宣统水军 与皎俱下。景宣到夏口,陈人已至。而景宣以任遇隆重,遂骄 傲恣纵,多自矜伐,兼纳贿货,指麾节度,朝出夕改。将士愤 怒,莫肯用命。及水军始交,一时奔北,船舰器仗,略无孑遗。 时卫公直总督诸军,以景宣负败,欲绳以军法。朝廷不忍加罪, 遣使就军赦之。寻遇疾卒。赠河渭鄯三州刺史,谥曰恭。
子如璋嗣。位至开府、胶州刺史。如璋弟如玖,仪同大将 军、广川县侯。
景宣之去乐口,南荆州刺史郭贤据鲁阳以拒东魏。
贤字道因,赵兴阳州人也。父云,凉州司马。贤性强记, 学涉经史。魏正光末,贼帅宿勤明达围逼豳州,刺史毕晖补贤 统军,与之拒守。后为州主簿,行北地郡事。以征讨有功,授 都督。 大统二年,齐神武袭陷夏州。太祖虑其南下,与朝臣议之。 贤进曰 :“高欢兵士虽众,智勇已竭,策其举措,必不敢远来。 昔贺拔公初薨,关中振骇,而欢不能因利乘便,进取雍州,是 其无智。及銮驾西迁,六军寡弱,毛鸿宾丧败,关门不守,又 不能乘此危机,以要一战,是其无勇。今上下同心,士民戮力, 欢志沮丧,宁敢送死。且豳夏荒阻,千里无烟,纵欲南侵,资 粮莫继。以此而言,不来必矣 。”齐神武后果退,如贤所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