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安公主:“达拏于汝何似?”答曰:“甚相敬重,唯阿家憎儿。”显祖召达拏 母内,杀之,投尸漳
。齐灭,达拏杀主以复仇。
至五月初,帝发晋。德政又录在邺诸事条
于帝,帝令陈山提驰驿赍事条并 密书与杨愔。大略令撰仪注,防察魏室诸王。山提以五月至邺,杨愔即召太常卿邢 邵、七兵尚书崔灐⒍戎尚书陆
、詹事王昕、黄门侍郎
休之、中书侍郎裴让之 等议撰仪注。六日,要魏太傅咸
王坦等总集,引人北
,留于东斋,受禅后,乃 放还宅。帝初发至亭前,所乘
忽倒,意甚恶之,大以沉
。至平城都,便不复肯
。德政、徐之才苦请帝曰:“山提先去,若为形容,恐其漏
不果。”即命司
如、杜弼驰驿续
,观察
情。七日,
如等至邺,众人以事势已决,无敢异言。 八日,杨愔书中旨,以魏襄城王旭并司空公潘相乐、侍中张亮、黄门赵彦
通奏 事。魏孝静在昭
殿引见。旭云:“五行递运,有始有终,齐王圣德钦明,万方归 仰,臣等昧死闻奏,愿陛下则尧禅舜。”魏帝便敛容曰:“此事推挹已久,谨当逊 避。”又
:“若尔,须作诏。”中书侍郎崔劼奏云:“诏已作讫。”即付杨愔
于魏静帝。凡有十馀条,悉书。魏静云:“安置朕何所,复若为去?”杨愔对: “在北城别有馆宇,还备法驾,依常仗卫而去。”魏静帝于是下御坐,就东廊,
咏范蔚宗《后汉书赞》云:“献生不辰,
播国屯,终我四百,永作虞宾。”所司 寻奏请发。魏静帝曰:“人念遗簪弊屦,
与六
别,可乎?”乃
与夫人嫔御以 下诀别,莫不歔欷掩涕。嫔赵国李氏
诵陈思王诗云:“王其
玉
,俱享黄发期。” 魏静帝登车
万
门,直长赵
德在车中陪侍,百官在门外拜辞。遂
北城下司
如南宅。帝至城南顿所。受禅之日,除德政为侍中,寻封蓝田公。七年,迁尚书 右仆
,兼侍中,
渤海郡
。德政与尚书令杨愔纲纪政事,多有弘益。
德政与帝旧相昵,言无不尽。散骑常侍徐之才、馆客宋景业先为天文图谶之 学,又陈山提家客杨
术有所援引,并因德政劝显祖行禅代之事。德政又披心固请。 帝乃手书与杨愔,
论诸人劝
意。德政恐愔犹豫不决,自请驰驿赴京,托以馀事, 唯与杨愔言,愔方相应和。德政还未至,帝便发晋
,至平城都,召诸勋将
,告 以禅让之事。诸将等忽闻,皆愕然,莫敢答者。时杜弼为长史,密启显祖云:“关 西是国家劲敌,若今受魏禅,恐其称义兵挟天
而东向,王将何以待之?”显祖
, 召弼
与徐之才相告。之才云:“今与王争天下者,彼意亦
为帝,譬如逐兔满市, 一人得之,众心皆定。今若先受魏禅,关西自应息心。纵
屈
,止当逐我称帝。 必宜知机先觉,无容后以学人。”弼无以答。帝已遣驰驿向邺,书与太尉
岳、尚 书令
隆之、领军娄睿、侍中张亮、黄门赵彦
、杨愔等。岳等驰传至
驿,帝 使约曰:“知诸贵等意,不须来。”唯杨愔见,
岳等并还。帝以众人意未协,又 先得太后旨云:“汝父如龙,汝兄如虎,尚以人臣终,汝何容
行舜、禹事?此亦 非汝意,正是
德政教汝。”又说者以为昔周武王再驾盟津,然始革命,于是乃旋 晋
。自是居常不悦。徐之才、宋景业等每言卜筮杂占
纬侯,必宜五月应天顺 人,德政亦劝不已。仍白帝追魏收。收至,令撰禅让诏册、九锡建台及劝
文表。
显祖末年,纵酒酣醉,所为不法,德政屡忠言。后召德政饮,不从,又
言 于前,谏曰:“陛下
我寻休,今乃甚于既往,其若社稷何,其若太后何!”帝不 悦。又谓左右云:“
德政恒以
神凌
人。”德政甚惧,乃称疾屏居佛寺,兼学 坐禅,为退
之计。帝谓杨愔曰:“我大忧德政,其病何似?”愔以禅代之际,因 德政言情切至,方致诚款,常内忌之。由是答云:“陛下若用作冀州刺史,病即自 差。”帝从之,德政见除书而起。帝大怒,召德政谓之曰:“闻尔病,我为尔针。” 亲以刀
刺之,血
沾地。又使曳下,斩去其趾。刘桃枝捉刀不敢下。帝起临阶砌, 切责桃枝曰:“尔
即堕地!”因索大刀自带,
下阶。桃枝乃斩足之三指。帝怒 不解,禁德政于门下,其夜开城门,以毡舆送还家。旦日,德政妻
宝
满四床,
以寄人。帝奄至其宅,见而怒曰:“我府藏犹
德政,字士贞,渤海蓚人。父颢,魏沧州刺史。德政幼而
慧,有风神仪表。 显祖引为开府参军,知
记事,甚相亲狎。
祖又擢为相府掾,委以腹心。迁黄门 侍郎。世宗嗣业,如晋
,显祖在京居守,令德政参掌机密,弥见亲重。世宗暴崩, 事
仓卒,群情草草。勋将等以缵戎事重,劝帝早赴晋
。帝亦回遑不能自决,夜 中召杨愔、杜弼、崔季舒及德政等,始定策焉。以杨愔居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