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卷三十八(4/5)

怨恨毁谤,他所提拔的人,后来也都显贵。

辛术品德清廉,少奢欲。勤于所任职务,未曾有一点懈怠。指挥军队有威严,管理百姓施行仁政。年轻时喜爱文史,晚年更加勤于学习。即使在行军途中,也手不释卷。平定淮南,所有的物资秋毫无犯,惟有大收典籍,多是宋、齐、梁时的嘉本,搜集万余卷,还有顾、陆等人名画,二王以下的法书也为数不少,全都不上交王府,收入自己的家。还朝后,多用以馈赠权贵,人们的议论因此鄙视他。天保十年去世。享年六十岁。皇建二年,追赠开府仪同三司、中书监、青蛆刺史。儿子盐型,任尚书郎。旦困弟蛮型,有学识,任开府参军事。隋大业初年,在太常丞官位匕去世。

元文遥,字德远,河南洛阳人,魏昭成皇帝第六世孙。五世祖是常山王元遵。父亲元晞,有孝敬父母的德行,父亲去世后,在墓侧结庐守丧而死。文遥显贵后,追赠元晞特进、开府仪同三司、中书监,谧号孝。文遥聪明成熟早,济阴王晖业常说:“这个孩子有辅助君王的才能。”晖业曾大会宾客,有人带《何逊集》初到洛,众人都加以赞赏。河间邢邵测试文遥,读几遍可以背诵,文遥看一遍便背诵,当时年仅十余岁。济阴王说:“我家的千里驹,现在到底怎么样?”邢邵说:“这恐怕自古没有。”

从家中被征召任员外散骑常侍。父亲去世,服丧完毕,任太尉束合祭酒。因天下正乱,就辞官侍养母亲,隐居在林虑山。

武定年间,文襄召为大将军府功曹。齐接受挥让,在登坛时受中书舍人,宣布传达文武号令。杨遵彦常说:“能够解穣侯印的,一定是此人。”后来忽然被秘密逮捕幽禁,竟然不知是何缘由。如此多年。文宣后来亲自到监狱,握其手道歉,亲自解下所佩金带和御服赐予他,即日起用为尚书祠部郎中。孝昭摄政,任大丞相府功曹参军,掌管机密。孝昭即位,任中书侍郎,封为永乐县伯,参预军国大事。皇上病危,舆垩台王垦童、赵郡王产壑等共同接受顾命嘱托,迎立武成。武成即位之后,地位待遇更高,历任给事黄门侍郎、散骑常侍、侍中、中书监。天统二年,诏令特别赐予高姓,户籍属于掌管王室亲族的官吏,子弟照例每年一定时间入朝。再次升任尚书左仆射,进封宁都郡公,侍中。

文遥前后事奉三位君主,通达世务,皇上每到前殿,多命他宣布命令,号令文武百官,声韵高亢清朗,发音流畅。然而探测主上旨意,时常被民间议论,所以不被了解的人所敬重。齐因袭魏朝,县宰多用出身低下的人,致使士人耻于作县令。塞遥认为县令是抚治百姓的关键,就请求淘汰选拔。于是秘密命令访求举拔无官的贵族子弟,诏令任用他们。还恐怕他们陈诉,把他们召集到神武门,让趟郡王高散宣布主上旨意,大声地念他们的姓名,深加抚慰晓谕。士人作县令,从此开始。舆趟彦深、和士开一起被信任重用,虽然不如彦深清贞守道,又不像士开贪淫乱政,处在季、孟之间。但他性情宽厚,与人无洛到邺,仅有土地十顷,家境贫穷,仅够供穿衣吃饭而已。魏将到末世,宗族被侮辱,有人冒然侵夺,文遥就把土地给了他。显贵后,这个人还在,就带领全家人逃跑。文遥大惊,追赶上加以抚慰,还把土地给他,那人惭愧而不接受,彼此相让,于是成为闲田。

后主继位,赵郡王高叙、娄定远等谋划将和±开赶出朝廷,文遥也参加了他们的商议。高教被杀,文遥由此出京任西兖州刺史。到和士开那裹告别,士开说:“处在言官的职位,让元家小儿作令仆,深愧朝廷。”说完之后便后悔,就握着手安慰他。还顾虑文遥有疑心,任用他的儿子壬达为尚书郎,以宽其心。±题死,从塞鱼出刺史召入朝,最终没有任用,去世。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