蹭为司空。彦深年幼丧父,家中贫困,侍奉母亲非常孝顺。十岁时,曾拜访司徒崔光。崔光对宾客说:“古人看眸子可以了解人,这个人必定前程远大。”天性聪明,擅长文字和筹算,安闲乐道,不随便与人交往,为雅士推崇信服。黎明就自扫门外,不让人看到,习以为常。
起初是尚书令司马子如地位低下的门客。负责书写。子如喜欢他无错,想要推举他入观省舍。赵隐靴中无毡,衣帽破旧,子如供给他。用他作书令史,月余,补为正令史。神武在晋阳,要找两个史官,子如举荐彦深。后来授子如开府参军,越级授水部郎。到文襄为尚书令兼任吏部尚书,拣选诸曹郎官,赵隐因地位低贱被外任沧州别驾,辞绝没有到任。子如把逭报告神武,征补为大丞相功曹参军,专门负责机密,公文信札由他起草书写,十分得体敏捷。神武曾与他相对而坐,让他拟定军令,用手摸着他的额头说:“如果上天让你长寿,必定大有前途。”常对司徒孙腾说:“彦深小心恭慎,自古没有。”
文宣逝世,对丧事保密,文襄帝担心南有变故,就亲自巡视安抚,把后事委托彦深,改任大行台都官郎中。文襄临行,握着他的手流泪说:“把母亲弟弟托付给你,有幸得到你的诚心。”不久内外安宁,是凭藉彦深之力。回来发丧,对彦遝大加赞扬,打开郡县簿为他选封安国县伯。跟随文襄帝出征颉川,当时引水灌城,城雉就要淹没,酉魏将领王墨苏还想死战。文襄帝令彦锂只身入城晓谕敌军,当日投降,便手拉着思政出城。在此之前,文襄对彦深说:“我昨夜梦到打猎,遇到一群猪,我全都射获,仅有一只大猪没有得到。你说当为我获取,一会儿抓到大猪进献。”至此,文襄笑着说:“梦应验了。”就解下思政的佩刀给彦深说:“使你常猎得此类大猪。”
塞宣继位,仍让彦蓝掌管机密,进升为侯爵。丢堡初年,多次升迁任秘书监,因为他忠诚谨慎,每次祭祀天地、先祖,一定让他兼太仆卿,驾车陪乘。改任大司农。皇上有时巡游,就辅助太子,掌管后方之事。出京任东南道行台尚书、徐州刺史,治理崇尚施恩德守信用,为官吏百姓所怀念,归顺的人很多。所驻军的地方,士人百姓思念,称为赵行台顿。文宣用加玺印的书信勉励慰劳,召为侍中,仍然掌管机密。河清元年,进升安乐公的爵位,几次升任为尚书左仆射、齐州大中正、监国史,改任尚书令,为特进,封宜阳王。武平二年授司空,被祖埏所离间,出京任西兖州刺史。武平四年,召为司空,又改任司徒。母亲去世,离官守孝,不久又起任原来的官职。武平七年六月突然生病去世,享年七十岁。
彦深前后事奉几个朝代,时常参与皇帝身边的机要之事,性情温柔谨慎,喜怒不形于色。从皇建以来,礼遇逐渐加重,每有召见,或入宫进见,经常呼他官号而不叫姓名。凡是各项选拔举荐,先让他审定,提拔奖励,都以德行功业放在首位,轻薄之徒,不屑一顾。孝昭掌握朝廷大权,群臣大多秘密劝他当皇帝,彦深却不劝进。孝昭曾经对王晞说:“如果说众人之心都认为天下有所归附,为什么不见彦深说话。”王晞将这件事告诉彦深,彦深不得已,去劝陈,他在当时地位重要到如此地步。平时言语谦虚行为恭顺,不曾骄傲待人,所以有时显达有时隐退,离官后还能复职。母亲傅氏,素有节操见识。彦深三岁,傅氏便守寡,家人想要她改嫁,以死发誓不从。彦深五岁,傅氏对他说:“家境贫困,孩儿年幼,靠什么生活?”彦深流着泪说:“如果上天哀怜,孩儿长大成人当报答抚养之恩。”傅氏很感动,相对哭泣。彦深授太常卿后,回家,不脱朝服,先进去拜见母亲,跪在地上陈说幼小孤单,承蒙母训得以至此。母子相对而泣许久,然后换服。傅氏后来成为宜阳国太妃。彦深有七个儿子,仲将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