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鄃"之讹。
[九] 南县分易更为南平原贝丘人也 北史卷四四无上"南"字。按上"南"字于文义不洽,必误,北史则脱去此字。又魏、齐都没有南平原郡。贝丘县在魏属东清河郡,北齐以东清河、东平原并入广川郡,合为东平原郡,贝丘始属东平原。具见隋书卷三○地理志中齐郡长山县条、淄川县条及太平寰宇记卷一九淄州及长山县条。据此,北魏到高齐只有东平原郡,齐代改易郡县,贝丘也属于东平原郡,别无"南平原"之名。这里"南"字当是"东"之讹。
[一○] 卢叔武 钱氏考异卷三一云:"北史卷三○作『叔彪』。唐人讳『虎』,史家多改为『武』,亦有作『彪』者,此人盖名『叔虎』也。"按魏书卷四七卢溥传,溥五世孙有叔虔,父兄名与此传合,亦即一人。"虔"是"虎"字形似而讹,也可能唐人避讳追改唐人避讳偶亦用形近字代。亦可证其人本名"叔虎"。
[一一] 人□敌者当任智谋智谋钧者当任势力 诸本"智谋"二字不重,今据册府卷八四九一○○八八页补。
[一二] 伯彦等咸为土民所杀 诸本"土民"作"士民",北史卷四七阳休之传作"土人"。按魏书卷一四元天穆传□邢杲起事云:"所在流人,先为土人凌忽。"土人亦屡见魏书、北史,这里"土"讹作"士",今据北史改。
[一三] 发晋阳至平阳郡 按平阳在晋阳西南,由晋阳赴邺不会经过平阳。本书卷三○高德政传云"帝便发晋阳,至平都城"云云。平都城,他处又倒作"平城都"。这里"平阳郡"当是"平城都"之讹。详卷三○校记。
[一四] 娉太原王乂女为妻 诸本"乂"作"义"。北史卷四七、册府宋本卷五二二作"乂"明本"乂"讹"文"。按北史卷三五王劭传末见王乂,当即其人。"义"字讹,今据改。
[一五] 彦深后被沙汰停私 诸本"私"作"秩",北史卷四七袁聿修传、册府卷四五八五四三六页、御览卷四○八一八八四页引后齐书并作"私"。按南齐书卷三四虞玩之传载建元二年四八○诏云:"停私而云隶役。""停私"即在家闲住,"停"是休停,"私"与官相对。这里本同北史作"私",后人臆改作"秩",今据北史改。
[一六] 今日仰过 诸本"仰过"作"仰遇",北史卷四七作"倾过",册府卷六五四七八三七页作"仰过"。按文义当作"仰过",今据册府改。
译文
阳斐,字叔鸾,北平渔阳人。父亲阳藻,任魏建德太守,死后赠幽州刺史。孝庄帝时,阳斐在西兖州监督保护流民有功,赐爵方城伯,历任侍御史,兼都官郎中、广平王开府中郎,负责撰修起居注。
兴和年间,任起部郎中,兼通直散骑常侍,到梁朝访问。梁尚书羊侃,是魏的叛臣,和阳斐是朋友,想请他到家中作客,多次写信向他致意,阳斐都没有答覆。梁人说:“羊侃已经来了很长时间,而魏也已经亡国了,像李、卢等人也都去过羊侃家中,你又何必这样为难他呢?”阳斐说:“柳下惠可以做这种事,但我却不能做。”梁帝亲自劝他说:“羊侃极想见你,如今我们两国和好,天下一家,怎么能再分彼此呢?”他最终还是推辞没有前去。出使回来,任廷尉少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