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贼寇,仅忧虑元叉。为什么呢?因为元叉总领宫廷军队,兵士都隶属于他;他的父亲率领百万军队,在京城西面虎视眈眈;弟弟做都督,总领三齐的军队。元叉没有心思便罢,如果他有心思,朝廷该如何抵抗?元叉虽然说不谋反,谁能看到他的心?因而不可不畏惧。”太后说:“是的。元郎如果忠于朝廷而没有反叛的心,为什么不辞掉这个领军职位,以其余的官职辅佐政事呢?”元叉听说后,十分畏惧,取下帽子请求解职。于是任命元叉为骠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尚书令、侍中、领左右。元叉虽然失去兵权,然而总领内外事务,一点也不考虑有遭废黜的道理。后来元叉出宫住宿,就解除他的侍中职位。早上想要进宫,守门的人不放行。不久削除名籍成为平民。
当初,咸阳王元禧因作乱被杀,他的儿子元树投奔萧衍,萧衍封为邺王。到法僧反叛以后,元树给公卿百官写信说:魏国处置失所,奸猾的小人专擅朝政,社稷危险,连缀的悬垂玉串不足为喻。元叉凶险残忍,被人极端鄙视,服属疏远,一向没有声望,仅因是太后妹夫,早获宠信提拔。竟然不感念恩德,公然反咬一口,放肆进行这一狂悖之事,入神为之一同愤恨。近来境内传言,都说:元叉豺狼的心肝蝎子的恶毒,凭藉权力地位而逐日滋长;残忍好诈,随着日月而更加厉害。谋害君主的心,不止一天;篡夺逼宫的事,早晚必然施行。又听说过,名字用来表达信实,以信实确定含义,山和疾病,还不可用来起名,成师预兆祸乱,巨君目无君主,从史书中寻求,是早就存在的。元叉本名夜叉,弟弟元罗实际名为罗刹,夜叉、罗刹,这种鬼吃人,不遇到黑风,人事零落。可悲啊魏国疆域遭到这两个灾难。恶木下盗泉旁,不歇息不饮水;极盛放肆的名称,不考虑不使用。何况兄弟这种名字,表示能够吃人,显露的日子已经很久了,才相信这个话。况且母后遭囚禁,嗣君蒙受尘土,放弃地位拿起兵器,谋取王室,不在于现在,哪裹还谈臣属!各位贤人有的世代充满德行,有的将相相继,有的几朝受任,有的处于机要地位,有的是亲属联娴,有的秉持忠义,却低头拱手,受制于凶恶淫威,臣子的气节没有表达,徒有勤劳忧伤。
又听说自从元叉专擅朝政,百姓离心离德,加上接连的灾祸,每年的水旱,牛马死亡倒仆,桑树焦枯,饥荒不断,面色饥饿的 人充满道路,妖孽灾祸的谴告,使人们都叹息。涟水涧水的西北,羌戎横行;泅水汴水两岸,戍守运输的人流狼。加上屠杀忠臣贤人,消灭宗室成员,可悲我国,一时之间横遭崩溃。现在率领军队,将要除掉君主身边的恶人。我的心思,希望使上下各得其所,大恶人同受必定诛灭的惩罚,魏国祭祀没有忽然断绝的过失。元叉就是如此被远近的人所厌恶。
后来灵太后回头对侍奉的臣属说:“刘腾、元叉从前向我索求铁券,希望得到不处死刑的证物,我幸亏没有给与。”中书舍人韩子熙说:“事情关系到生死,哪裹计较给了没有?陛下从前虽然不曾给与,如何解释今不杀他?”灵太后不高兴。不久,有人告发元叉和他的弟弟元爪图谋反叛,想使他们的党羽攻打靠近京城的各县,攻破城池烧毁城郭来惊动京城内外,先派他的堂弟洪业率领六镇投降在定州反叛,又派人勾结鲁阳的蛮入侵犯骚扰伊阙,元叉兄弟作为内应。起事有日期,获取了他的亲笔信。灵太后因妹夫的缘故,不忍心当机立断。黄门侍郎李琰之说:“元叉的罪恶,传遍了远近,岂容再停留,来迷惑众人的视听?”黄门徐纥赶到前面想劝阻,犹豫不敢开。群臣执意坚持不停止,肃宗又加以论说,太后才听从了他们的意见。于是元叉和他的弟弟元爪都被赐令死在家中。太后还因妹妹的缘故,又追赠元叉为侍中、骠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尚书令、冀州刺史。
元叉的儿子元亮,继承祖父的爵位。齐国接受禅让,依例降爵。
元叉的庶出长子元稚,任秘书郎中。元叉死后,就逃奔投靠萧衍。
元叉的弟弟元罗,宇仲纲,以节俭朴素着称。最初担任司空参军事,改任司徒主簿,兼领尝食典御、散骑侍郎、散骑常侍。虽然父兄尊贵强盛,却虚心谦让,恭顺地接待别人。升平东将军、青州刺史。元叉在朝中当权,元罗的声望遍布天下,这时才学著名的士人王元景、邢子才、李奖等人都成为他的宾客,随从到青州疆域。这时萧衍派遣将领侵犯边境,任命元罗为代理抚军将军、都督青光南青三州诸军事。解除州职,召入任宗正卿。孝庄帝初年,授任尚书右仆射、东道大使。出帝时,调任尚书令,不久授任使持节、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梁州刺史。元罗性格怯懦,孝静帝初年,萧衍派遣将领围困逼迫,元罗献出州城投降。元叉死了以后,元罗逼奸元叉的妻子,当时人认为他很丑陋。有人说这是他救命的计策。
元罗的弟弟元爽,字星益。年轻时机敏警惕,格外被父亲所宠爱。出仕秘书郎,逐渐升为给事黄门侍郎、金紫光禄大夫。丞毖二年去世,追赠使持节、都督迳蛙台三州诸军事、卫将军、尚书左仆射、台业刺史,谧号为懿。
元爽的儿子德隆,武定末年,担任太子中庶子。
元爽的弟弟元蛮,武定末年,担任光禄卿。